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原创 > 正文

内乡宝天曼: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新家园

内乡宝天曼: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新家园
2024-05-22 18:33:00 来源:内乡县

5月22日上午,艳阳高照,在熙熙攘攘的河南省内乡县衙博物馆广场,来自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志愿者,不停地向前来观展的社会群众讲解着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传播着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

今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活动当天,宝天曼管理局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在人流聚集比较多的街道和广场,通过悬挂条幅、布置展板和发放科普书籍、宣传彩页和生态礼品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生态保护科学知识,宣传展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引导社会公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共同守护生物多样性自然之美。

内乡宝天曼: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新家园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联合国环境署提议的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性主题纪念日,定于每年的5月22日。该纪念日的确立可以提高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的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水土保持和污染控制都有帮助。

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原地区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宝天曼管理局党组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始终把守护绿水青山作为忠诚担当、开拓创新的政治使命,坚定守牢宝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探索出一条以智慧林业建设实现智慧化保护的道路,推动保护区生态资源管护水平迈上新台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内乡宝天曼: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新家园

生态资源丰富的绿色宝库。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其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享誉中原,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和“中原植物王国”。区内分布有植物种类3231种,其中大果青扦、红豆杉、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6种,占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总数92%;脊椎动物种类442种,其中林麝、金雕、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6种;昆虫2257种,占河南省总数的28.9%,其中以宝天曼作为模式产地命名的新种121种。宝天曼保护区作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保护好区内珍贵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生态保护工作人员光荣的使命。

内乡宝天曼: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新家园

以科技创新赋能智慧化保护。近年来,宝管局党组立足生态保护职责,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发展智慧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建成了资源监控系统、数字地理系统、动物监测系统、植物数字系统、语音提示系统和野外巡护系统等智慧化管护“六大系统”。走进宝天曼管理局监控指挥中心,布设在林区的可见光热成像双目高清监控探头将百公里外的监测画面实时传输,监测面积覆盖保护区总面积的80%,通过监控指挥系统,一道道管护指令瞬间即可传达到深山里的野外保护站。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监测系统,宝天曼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现了可视化、信息化,极大地提升了生态资源保护的效率和水平,开辟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新境界。

内乡宝天曼: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新家园

科普宣教凝聚全民保护共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提升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宝天曼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科普工作要求,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经常性邀请社会公众走进宝天曼领略自然风光、探索生态野趣,身临其境感受良好生态带来的实惠;同时在每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科普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生态节日期间,通过举办科普课堂、宣传主题节日、发放科普展品等方式,传播生态平衡、低碳生活、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区价值意义等内容,深化了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引导公众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自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宝天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十余年时间,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得到较好保护,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基本稳定或有所增长。维管植物种类数量由过去的2921种增加到3231种,其中新增河南省植物新记录12种;野生脊椎动物由过去的359种增加到442种,发现河南鸟类新记录种2个、昆虫新记录种12个,宝天曼保护区已成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典范。(供稿:刘统 谢婉慧)

标签: 内乡宝天曼 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新家园

(责任编辑: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