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高山峡谷地貌造就了独特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素有“动植物王国的明珠”和“天然物种基因库”的美称。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怒江州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做的事,也是每一个生长在这里的人守护生活的方式。
高黎贡山一景(10月2日摄)。新华网 邵维岑 摄
沿着美丽公路进入怒江州,一路上,澎湃的江水奔流不息,震撼的涛声不绝于耳。顺着盘山公路深入高黎贡山,越往山高处走越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清凉气息,倾听森林里的虫鸣鸟叫,与大自然的对话从此刻开始。这些景象的出现离不开人的保护,在这里,一个个关于守护的故事也在不断接力上演……
如果守护有声音 那就是下一代和山林的对话
穿上迷彩服,背上干粮、睡袋,拿起巡护、监测设备,这些都是何贵品每次进山的准备动作。
何贵品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负责人,平时主要负责开展资源巡护,生物多样性监测,动(植)物调查监测,森管员、生态护林员的管理工作。
李玉花展示自己找到的野生菌(10月2日摄)。新华网 邵维岑 摄
26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山上度过。“与大山打交道,我总能收获到惊喜。”对研究植物的兴趣,让他在工作中总能找到乐趣,与专家学者交流过程中会得到许多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平时在山上遇到以前没见过的植物,他都会记下来,回到办公室就开始查阅资料并反复研究。“在保护区工作,我觉得收获大于付出,在知道这些植物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开花之后,我感觉每次见到都会有一种亲切感,感觉它也认识我一样。”何贵品边走边指着路边的植物说道。
生物多样性保护者赵文胜在工作(9月30日摄)。新华网 邵维岑 摄
“我生长在大山里,我们这一辈能够拥有这么好的资源,能够看到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当然要保护好。只有我们这一代人守护好了高黎贡山,才能让下一代看到。”何贵品觉得这不仅是一工作,更是一种使命。
如果守护有味道 那就是山野风伴溪流的甘甜
生态护林员也是守护高黎贡山生态环境的一支力量,自2016年开始,很多生活在高黎贡山的村民被聘为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李玉花就是其中之一。
李玉花是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因为每家都要选一名生态护林员,由于丈夫在外务工,所以李玉花扛起责任,成为穿梭在山林里的女护林员。“当生态护林员能有一份收入,还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乡,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能够有一份在家附近的工作,她很珍惜。
亚坪生态旅游风景区的风光(10月1日摄)。新华网 邵维岑 摄
做护林员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山路崎岖、滚石、雨天河水暴涨都会威胁到安全。“原来我也担心自己会不会拖整个巡护队的后腿,耽误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还是能够跟上队长的。”李玉花在5年多的巡护中,从未掉过队。
数月前,李玉花代表云南18.3万名生态护林员,接受了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林草局、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颁发的“最美生态护林员”证书。李玉花还是和往常一样上山巡护,写好巡山日记,只不过经过5年多以来的跋山涉水,她上山的脚步更快,更稳了。
如果守护有颜色 那就是杜鹃花和光影的缤纷
“世界杜鹃看中国,中国杜鹃看云南,云南杜鹃看怒江。”这是赵文胜讲起杜鹃花的时候总会提到的一句话。赵文胜是一名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者,倾向于怒江杜鹃花和杜鹃文化研究。“我希望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社会化的、主流化的,所以我更愿意你们称我为志愿者”。
赵文胜2004年就开始从事环保事业,在成为环保志愿者时,出于爱好、专业、科考条件等方面的考虑,他选择了研究物种多样性。杜鹃花是他认为最好的切入点,锁定对象之后,他便开始了杜鹃花属的分类调查。
亚坪生态旅游风景区十八公里处的西藏红豆杉(10月1日摄)。新华网 邵维岑 摄
曾经,他为了寻找大树杜鹃的真容,曾两年四次骑行前往目的地,有一次凭一张旧照徒步往返15个小时,只为亲眼确认是栎叶杜鹃;在高黎贡山主峰嘎娃嘎普连续7天在雨里奔波,这样的事情在他看来已经是家常便饭。
如今,赵文胜出于年龄的考虑和对家庭的责任,去野外考察一般都是当天返回,但是他那股执着追求的精神从未改变。
如果守护有温度 那就是科研者与群众的炽热
怒江现存的唯一一头羚牛标本是村民发现的,当时当地村民看见受伤的羚牛后打电话给保护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羚牛治疗,但由于伤势过重,救治无效,只能制作成标本。“现在当地群众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提高,要是放到以前,这头羚牛可能会被宰杀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管护分局林业高级工程师孙军到怒江工作20余年,亲身感受到了当地群众意识和行动的转变。“从‘伐木工’到‘护林员’,从‘捕猎者’到‘守护者’,从‘向山索取’到‘回馈自然’,这些年,我看到最大的变化,就是当地人们意识的转变。”
这些改变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保护区采取的各种措施,通过巡护管理,有效控制保护区里存在的违法行为;通过科研监测,对保护区内物种的分布、现状、受到的威胁等进行全面了解,及时、有效实施保护措施;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体系,采取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样地、样线、样方等方式动态监测物种的消长情况。同时,开展科普宣教活动,介绍保护区的物种保护知识,让百姓了解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以传授知识为切入点,带动当地群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来。
独龙族“纹面女”在织“独龙毯”(10月2日摄)。新华网 邵维岑 摄
“这里现在基本看不到山上有明显的人为‘伤疤’,一眼望去,山高林茂。我们还监测到了云豹的踪迹,这种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出现是生态链完整的标志。”孙军看到保护区的发展越来越好,物种越来越丰富,愈发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特别值得。
如今,何贵品上山的动作还是一气呵成,认识的植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李玉花家通过发展草果、黄精果、葛根、重楼等林下产业,摆脱了贫困;赵文胜也在宣传自己主编的《怒江杜鹃花》,让更多人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孙军相信通过凝聚各方力量保护生态,像云豹这样的动物会逐渐出现在高黎贡山。
独龙江哈滂瀑布(10月3日摄)新华网 邵维岑 摄
在怒江,关于守护的故事远不止这些,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他们都有同一个目标,“我就希望山上的树越来越多,动物也越来越多,我们靠绿水青山生活越来越好。”李玉花用朴实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守护者的心愿。
独龙江清澈的江水(10月2日摄)。新华网 邵维岑 摄
金丝猴,戴帽叶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高黎贡羚牛、金钱豹、白尾稍虹雉、贡山麂、小熊猫等越来越多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争相亮相;桫椤、光叶珙桐、红豆杉、秃杉、长蕊木兰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枝繁叶茂;“百鸟谷”游客接连不断;草果、重楼等各种林下产业持续增收……这一幅幅生态美、百姓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幸福画卷,正是怒江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的真实写照。
如今,怒江州高颜值的生态环境早已美名远播,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享受着优美生态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杨艳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