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陈晨)因为一项史无前例的水利工程,1.4亿人的生活得到改变、40多座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得到优化——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7年来,工程累计调水约494亿立方米。其中,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441亿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52.88亿立方米。按照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估算,南水北调工程相当于为北方“调来一条黄河”。
全面通水7年来,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工程实现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近100亿立方米的突破性进展。目前,南水北调水已成为不少北方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线:北京城区7成以上供水为南水北调水;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天津、河北等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全面通水7年来,近500亿立方米优质水源源不断流入北方千家万户。受水区水质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南水北调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并持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以上。在北京,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升降至120毫克/升;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彻底告别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全面通水7年来,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工程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东线沿线受水区利用抽江水及时补充蒸发渗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线已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7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2020年,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上年总体回升0.23米,持续多年下降后首次实现止跌回升;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2020年年末较2014年年末,北京市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2.37米。工程沿线曾经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重现生机,初步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亮丽风景线。
全面通水7年来,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近500亿立方米,以2016年—2019年全国万元GDP平均用水量70.4立方米计算,有效支撑了受水区7万亿元GDP的增长,切实增强了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水利部将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