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环保 > 正文

万里长江最东岛 探访这片“神秘”、美丽、静谧的地方

万里长江最东岛 探访这片“神秘”、美丽、静谧的地方
2021-12-17 09:56:58 来源:新华网

这里绿意盎然,森林覆盖率超过45%,绿化覆盖率超过70%;

这里“只有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没有规模工业,举目望去看不到塔吊工地和大烟囱;

这里是有名的长寿之乡,约2.6万常住人口中百岁老人有15名;

这里没有陆路交通与外界连接,渡口是唯一的通道;

这里一度没有红绿灯,几年前才出现在几个重要路口……

你恐怕很难想象,这里就在繁华大都市上海的辖境之内。这里就是地处“江尾海头”的上海横沙岛。

长江万里奔腾,自然伟力神奇,形成了无数的岛、屿、沙、洲。而在长江的东海入海口,目前有三座岛屿——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三岛均隶属上海市崇明区。因为长江携带泥沙的持续淤积,目前已经成陆的横沙东滩是三岛的最东端,也是长江造陆的最东端。横沙,是万里长江的最东岛,是长江沿线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的地方。

横沙岛上的行政建制是横沙乡,资料显示,全乡面积51.74平方公里(其中不包括东滩围垦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其实,沙洲面积每天还在扩大。这也是目前上海“唯二”的行政乡之一。这两个行政乡均位于崇明区境内,另一个新村乡位于崇明本岛之上。

横沙,像一位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是繁华大都市中的世外桃源。深秋初冬,大江浩荡,百舸争流,芦荻萧萧,层林尽染,记者摆渡登上横沙岛,探访这片“神秘”、美丽、静谧的岛屿。

江中巨轮穿梭,水岸鸥鹭翔集

横沙岛东端有一座海事塔,共16层,是岛上最高的建筑,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小白塔”,对曾经越江入海的渔民来说,“小白塔”就是家的信号。

登塔极目眺望,可见处处村落,白墙橙瓦,“散落”在绿树田园之中。横沙岛的西侧是长兴岛,这是一座迅速崛起的现代化海洋装备岛,港机塔吊成排成列;南侧,是上海浦东新区,我们的头顶不时飞过大型客机,它们就在浦东国际机场起降;北望,只见一条白色的优美弧线横卧大江,那是通往崇明岛的上海长江大桥。

从海事塔继续东行,就是横沙东滩。东滩大堤上,江海交汇处,江风烈烈。长江主航道上,巨轮穿梭往来,载着成百上千的集装箱。而就在我们的脚边,芦荻和水草丛生,形成大片的湿地,鸥、鹭、野鸭、雁鹅成群,浮在水面悠然自得;忽然,它们次第飞起,在空中形成“一”字、“人”字的阵仗,又在不远处落下……异常繁忙的长江航运,与人迹罕至的湿地生态,就这样“毫无违和”地共存着。

横沙岛成陆并不算早。据历史记载,清咸丰年间,这块沙洲才开始露出水面。1886年,在时任两江总督左宗棠的支持下,江阴南菁书院建成,早期购入横沙土地的富商向书院捐献2万余亩横沙岛沙地。人们都说,晚清名臣左宗棠曾率军收复新疆,他对于保疆固土有着天然的敏感,也是横沙开发一大功臣。同时,时任江苏学政王先谦另筹银6000余两,又购入沙地2万余亩。横沙岛上围垦的沙地成为南菁书院的学产,书院为此还设立了南菁沙务局,开启了对横沙岛最早的开发。

日月穿梭,白驹过隙。100多年过去了,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上海,更是成长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距市中心不过百余公里的横沙岛似乎有种特殊的魔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农田广袤,阡陌相连,绿竹猗猗,水杉绣红,树梢枝头总有乌鹊黄鹂啼鸣,小河蜿蜒流过橙瓦白墙的村舍,带着乡土气息的墙画清新素雅,河塘里不时飞过白鹭或野鸭;一片片的橘园里,白山羊和鸡鸭怡然自得。走进横沙岛,犹如走进一幅水墨画,让人感觉时间慢了下来,心情静了下来。

“第一产业”不一般,开着摄像头种水稻

毫无疑问,横沙岛境美、净美、静美、精美。与此同时,近年来,崇明区委响亮地提出一个口号——“横沙竞美”。所谓“竞美”,就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兼顾绿色与发展,使二者相得益彰。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横沙岛上没有规模以上工业,也不适合发展工业。农业,在横沙岛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产业”。横沙岛的农业不简单,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上海市委指出,横沙岛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都市现代农业的主要承载地,全力打造匹配超大城市目标定位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高地。

横沙岛上代表性的农副产品,便是稻、橘、蟹“三剑客”。

当前,横沙乡业已打造了4300亩“两无化”有机稻米。所谓“两无化”,是既不用化学肥料,也不用化学农药。

横沙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顾卫华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就是“管好一粒米的全过程”。从种子到各种有机肥,从播种到收割,横沙乡的农资封控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

虽然横沙岛上是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但这里的农业耕作,从插秧到收割,早已是“全程机械化”,各类农机、无人机如同“十八般兵器”。

机械化不是新鲜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才是新潮流。点击大屏幕上的一个稻田点位,点开实时监控视频,我们看到了收割后的整齐稻茬。再随机点开存储录像,我们看到这块稻田耕作时的情景:犁田拖拉机驶入镜头,聚集的白鹭纷纷散开;拖拉机驶离镜头,鹭鸟们又翩跹而至……

“我们现在在屏幕上看到的35个监测点位,就是分布在横沙乡稻田内的全方位探头。这些感触点犹如‘千里眼’,可以实现对水稻种植生产全程监控……”透过大屏幕,横沙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胡杰向记者讲解着横沙乡“农业·生态云平台”。这个平台是通过建立一个集田间实时监测、气象监测、数据浏览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监控平台,具备粮田统一管理、农资讯息公示等功能,最终实现农田水利设施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目标。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点点鼠标,就能清晰了解土地“饿不饿”,秧苗“渴不渴”,日照“够不够”。

“红美人”“绿美人”“春香”“南香”“天草”……这些动人的名字,是横沙岛上橘子的品种,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由于横沙的土地由沙泥堆积而成,矿物质非常丰富,因此橘子颇为甘甜可口。加之不断引进新品种试种,横沙橘子的家族正日益壮大。

柑橘采摘后的深加工,可以大幅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此,乡里近年来投入建设了柑橘采后处理服务中心,投入数百万引入自动化流水线。记者看到,一箱箱刚采下的橘子投入流水线,第一道关口是激光照射,既可以分辨每个橘子的直径,还可以淘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次品;第二道关口是甜度测试,每个橘子都有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经过这两道关口,不同大小、甜度的橘子在不同的位置被自动分拣、卸下。

农业“三高”,受惠的是百姓。以“两无化”大米为例,其市场定价是普通大米的三到五倍,往往还供不应求;这带来的好处就是横沙乡农民种植“两无化”水稻比种植普通水稻每亩多收入500元。按照家庭农场平均200亩的规模,每户家庭农场一季稻即可增收约10万元。

小桥流水畔,“白墙橙瓦”民宿美

别看横沙岛“小”,却诞生过“世界第一”。2019年10月24日,横沙海岛艺术田园内,7.95万平方米的稻田画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田画。其所在地便是丰乐村,一个因创意稻田画而出名的“网红村”,是游客来到横沙首选的“打卡地”。

时值冬月,水稻已经完成收割,要看水稻画,请等来年。不过,村里的景致和生活依然精彩。走进丰乐村,记者前去探访村里因“网红打卡”而兴起的民宿。

村支书顾伟达说,村里户籍人口有1100多人,常住约600人,开办了8家民宿。民宿主人大多是本乡本土的村民,他们在外闯荡一番后,带着资金和眼界,回村创业。跟江南乡村普遍的“白墙青瓦”风格不同,横沙岛上的民居多是“白墙橙瓦”,这是契合海岛自然环境的一种建筑传统。丰乐村同样如此,一片片橙色坡顶在冬日里给人以暖意。

小桥流水旁,“老陈民宿”的门口挂着一串串腊肠,让院子里的家猫徘徊良久、蠢蠢欲动。主人老陈热情地请我们进屋坐坐,聊了起来。“老陈民宿”一共3层,5个房间,窗明几净,每层都有一个大阳台。我们来到的时候是工作日的白天,但也有客人入住。“是一对老夫妻,出去散步了,我待会就给他们做晚饭。”老陈说。

老陈名叫陈顺昌,丰乐村人。虽称“老陈”,其实他是1974年生人,尚不到知天命的年纪。老陈说,自己在外打拼了17年,做过厨师,也开过出租车。如今,妻子孩子都住在一江之隔的宝山区。前些年,老陈的父亲去世,年近八旬的母亲需要人照料,作为独生子的他就回到村里,照顾老母亲的生活起居。

“说是照顾,其实老娘身体还算硬朗,时不时还去村里的绿地廊道遛弯,去别人家串门,照料的事并不多,主要还是有个人陪伴。”老陈说,“我就干脆把三层楼的老房子重新装修下,开起了民宿。”就这样,老陈既是老板,也是管家,还是厨师,虽然所有事情一肩挑,但是“忙并快乐着”。原来只有一位老人独居的房子,因为不时有游客来住宿,倒也添了不少生气。

除了远近闻名的稻田画,丰乐村还有一条海岛风情街。顾伟达介绍说,村里在保留江南建筑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特点的同时,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以及江豚、橘子、花鸟等为原型,就地取材进行墙绘、马赛克墙制作,美化民宅的同时实现风貌统一。

“别看横沙岛小,现在周末、假期上岛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忙的时候,我还雇了村里两位阿姨帮忙打扫、做饭等。”老陈说,“既陪伴了老母亲,又服务了上岛的游客,蛮好的!”

这家陶艺馆,诞生在农机仓库里

在横沙乡民永村,有一处民窑,秉承古法烧制陶器,颇有些名气,不少横沙当地的农产品公司都请他们帮忙制作陶瓷器具或者设计外包装。“窑主”夫妇并不是横沙本地人,魏丽明来自福建,陶卉来自广西。这对“85后”为何对小岛情有独钟?带着好奇,我们探访了这处“器道陶艺馆”。

陶艺馆的旧址原本是一间破旧的农机仓库,但夫妻俩一番装修布置,变成了文艺、实用并重的陶艺馆。一楼是工作间,二楼有会议室和展示厅,站在二楼宽敞的露台可将四下的农田和景观廊道一览无余;冬日的暖阳洒向露台上的躺椅,让人顿感慵懒;晾衣绳上的白色被单被江风不时轻轻卷起,映着蓝天白云,听着鸟鸣虫唱,一派宁静惬意。

夫妻俩对记者说,他们在山东工艺美院就读,相知相爱,最后看重了横沙岛这个地方,筑下爱巢,坚持自己的文创事业。

在这家“夫妻店”,魏丽明清瘦开朗,主要负责陶器的成型和烧制,偏爱古朴典雅;陶卉甜美文静,主要负责图案设计和陶瓷彩绘,喜欢清新自然。两人分工明确,相得益彰。

“我们2016年来到横沙岛,非常喜欢这里原汁原味的乡村田野风格,于是就留了下来。5年多来,我们在这里创立了‘器道’这个品牌,有了自己喜欢的事业,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在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里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和宁静祥和的生活,非常舒服。”魏丽明告诉记者。大道成器,道法自然,横沙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丰饶的物产,成为这对夫妻大量灵感的来源。

横沙岛上,已经有不少高质量民宿和文创空间,吸引很多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单位来“团建”。陶艺馆的文创产品,是深受欢迎的伴手礼。陶艺馆还成为青年技能实训基地,这对“神仙眷侣”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弟子。做生意不妨碍做公益,陶卉还让村里的孩子们来陶艺馆学画画、学泥塑、学传统文化,日看繁花夜赏繁星。这样的文化熏陶泽被孩童,让村里的人家都对他们十分尊敬。

在乡村超市,我们看见了“五只猫”

在横沙岛,我们发现了许多民生新鲜事。在民永村,记者见到村民们都有一张印有5只可爱小猫的卡;村里超市的白墙上,也画着5只可爱的猫咪。“我们农村有句谚语:‘猫来富,狗来穷’”,村支书沈建荣说,老百姓看到猫,就知道是福利。这种表达方式,很直接,很管用。村里设立的各种便民惠民措施,都以“五福”为名,如“五福生态基金”“五福超市”。在“五福超市”里,村民可凭借卡内积分购买油盐酱醋等各类生活用品。“但香烟除外”,沈建荣特别强调。

何谓“五福生态基金”?横沙乡党委书记杨冬卫说,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党建为引领,以村民自治为突破,资金管理变分为统,推动基层治理的创新,统筹形成“帮扶金”“助学金”“自治金”“共享金”“风尚金”5大类惠民资金。“五福基金”的发放与创建文明城区、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方面表现挂钩,定期进行考核,变单向“阳光普照”式享受权利为双向“互动激励”模式,实现治理激励“良性循环”,基层治理激励变享为奖,实现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

“五福”治理成效明显。在2020年崇明区“迎花博、治五棚”工作中,村民积极配合,拆除“脏乱废”五棚近5900户,合计面积1.08万平方米;拆除各类违章搭建349处、合计面积1.33万平方米;全乡1134户家庭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户,9个村居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村或文明小区,其余村均被评为崇明区生态文明村。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路净……横沙村居和自然环境治理,“五福”发挥了重要作用。

横沙岛是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地区,为老服务是民生工作的一大重点。2021年,横沙乡成立了集“惠老、惠幼、便民、助残”等服务为一体的上海竞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全盘统筹安排各项助老、便民服务。

民以食为天,竞美公司为散落在各村的老人们推出了“中心厨房+村居配送”服务。横沙乡的两家长者食堂分在南北两个片区,实行包干。为用餐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规范操作流程,优化送餐服务,通过专业菜谱保质量、特制膳食保健康、多样水果保营养、准时准点保新鲜、定期消毒保安全这5个“保证”,让老人吃得安心、开心、放心。

“五朵金花”送餐点,最早由5位本地阿姨创办,是横沙岛最早的送餐点之一。记者在这里看到,明厨亮灶,餐食统一制作、装盒后,每个村都有志愿者骑电瓶小三轮配送,敬老院和阳光之家等则直接由小货车配送,基本能保证半小时内送达。即便冬日里,端上老人饭桌的餐盒打开都是冒着热气。

助餐员董阿姨每天都会在乡间小道上反复穿行,不惧寒暑、不避风雨。如何在乡间小道以最快捷的路线为老人送去餐食,董阿姨是轻车熟路,她也在送餐中和许多老人成为朋友。

“单婆婆,洗洗手,午饭来了。”82岁的单婆婆家住丰乐村,是董阿姨送餐老人中的常客,女儿在当地经营农家乐。由于母女两人在生活节奏、吃饭时间和饮食惯上不同,可选配送时间、符合老人口味的长者餐食令单婆婆非常满意。如今,单婆婆已经享受了2年长者食堂的送餐服务了。

“我们每月的收费标准是每位老人一日三餐加水果900元,由于各村对70周岁以上老人还有助老补贴,基本上70岁以上老人每月自己的实际付出是450元。折算下来,一日三餐送到家里饭桌上,只要15元,菜品荤素搭配还有水果。”竞美公司总经理赵建益介绍说,“目前已有500多位老人享受长者食堂送餐服务,且人数每月还在上升。”

追求幸福生活没有终点,岛上的人们还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更多期盼,期盼交通更加顺畅便捷,期盼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更上层级,期盼物资能源的供应更加高效,期盼有更多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来参与乡村振兴……这些情况,其实也是国内外“海岛治理”中的普遍性问题,需要人们接续努力、破题。(记者 杨金志、朱翃、王翔)

(责任编辑:庄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