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午后,记者来到地处祁连山腹地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该县河北村以北10公里处有一座关停已久的废矿——西山梁多金属矿。
这里原本脆弱的高寒植被在开采期间遭到严重破坏,成为不毛之地。如今,草虽泛黄,但不经当地人介绍,很难看出这里曾是一座矿山。
祁连山位于中国西部青、甘两省交接,长达近千公里,孕育冰川、河流、草原、森林等,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0年10月,青海省启动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定治理祁连县123个“问题图斑”。大部分整治工作稳步推进时,西山梁多金属矿却成了该县图斑整治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图为原本裸露的矿坑长出新草。(资料图) 陈文年 摄
“这个矿山势险峻,交通极其不便,强行扩路运送机械上山,肯定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只能依靠肩挑手扛把羊板粪、草籽等运到山顶。”祁连县林草局原局长马有明介绍,西山梁矿区海拔3460米,原始生态非常脆弱,气候非常恶劣,每年零度以下的天气就有183天,复绿难度非常大。
矿区关停后留下的石头在雨水冲刷下,让仅有的土壤和草根几乎被冲刷干净,很多地方完全不具备植被生长条件。几经努力后,沙石地的整治成效微乎其微。
任务期限一天天逼近,大家一筹莫展。直到有一天,该矿山整治片区负责人郝生清像往常一样进山,途经村子时,一个偶然发现让他眼前一亮——牧民家羊圈里的青草异常茂盛,周围的草却长势一般。
“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大家反复论证。郝生清介绍,羊在吃草的过程中会踩踏山坡帮助松土,同时羊粪又是最好的肥料。
“能不能让羊上山去‘种’草呢?”这个想法让众人都觉得值得一试,并提出在羊饲料里加入草籽帮助播种。
六月是高原地区的最佳种草期,当地牧民在动员下把羊赶上了山。“当时狭窄的西山梁沟里挤满了人和羊,人背肩扛运送饲料和物资,一个个灰头土脸、满头大汗、不计报酬。”扎麻什管护站管护员张永柱说。
从此西山梁上来了一群“种草”的羊,它们吃下带着草籽的饲料漫山遍野“溜达”,在踩踏松土后,草籽伴随着羊粪“种”在了裸露的矿坑里。200余名生态管护员在羊圈附近搭起临时帐篷,白天移土施肥、播撒草籽,晚上轮流值守防止羊群遭受野生动物袭击。
日夜坚守,时至初夏,原本满目疮痍的山坡上终于萌出了绿芽,羊板粪中盛开的朵朵格桑花取代了以往采矿留下的生态“伤疤”。
此前,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对外披露,该省按照“一坑一策、一矿一策、一企一策”,开展分类整治,在面积达6.31万平方公里的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系统排查的798个生态问题“图斑”已基本完成整治。(李隽 陈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