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花费450元通过网络问诊平台向儿科医生咨询,得到的回复却是“最好带孩子来看一下专科门诊”,这样的回复让用户觉得“货次价高”。记者搜索发现,类似的投诉可以找到不少,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问诊医生的回复慢、回复内容对治疗没有帮助”几个方面。
网络问诊是通过网络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一般是通过网站或医疗健康类App进行。这一新事物的出现,是基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更加先进,也基于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再加上,实体医院病人多,挂号难,问诊时间短,而网络问诊则简单便捷,收费相对较低。于是,一批医疗服务平台吸引大量医生加入,提供在线诊疗在内的收费服务。
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在患者付费情况下,医生应给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回答才是公平的。然而,当患者花费数百元在线问诊,医生却建议到医院就医,如此在线问诊无疑等于问了白问,花了冤枉钱。如此一来,网络问诊的意义究竟有多大?患者又是否能像网购一样,不满意直接给医生“差评”?这些确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必须承认,在线问诊不能代替到医院看病。疾病要得到确诊,西医需通过“视、触、扣、听”,中医需通过“望、闻、问、切”等基本步骤来综合分析和判断,一些疾病还应进行必要的仪器检查。仅通过在线诊断,医生是不太可能就给患者开处方或提供用药建议的。如此看来,患者在线问诊,得到的答复是到医院就医,似乎没毛病?也不是。在线医生至少应与患者进行多个回合的问与答,帮助患者了解可能所患病症的基本概念,以避免患者盲目就诊。病人到实体医院看病后,在线医生应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通过网络问诊的方式随诊。
换言之,网络问诊要能给患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给患者提供一些实际帮助,而非仅变成在线医生给实体医院招揽患者的手段,用一些网友的话来说,网络问诊不能变成“有偿问路”——到哪个医院就诊,不能变成给医院引流的工具。收费的网络问诊平台如果掺杂了太多商业算计,走的就不是一条良性发展道路,终究会被患者抛弃。当然,患者也不要过度追捧与依赖网络问诊,只将网络问诊结果作为参考。单纯依赖网络问诊,很容易导致误诊、贻误病情等严重后果。
作为平台来说,应赋予患者不满意直接给在线医生“差评”的权力,以此约束医生给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回答。相关部门更要将在线问诊切实监管起来。据报道,当前,网上问诊平台正在快速扩展中,不少平台是否具有执业资格难以考证,而平台内的医生身份更难以分辨,有些解答者竟不是正规医生,自然只会让患者到医院就医了。因此,对网络问诊的法律规范、监管设施、管理措施等应尽早建立健全。在监管中,也应注重提升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辨别能力,了解什么样的病能在网上看,什么样的医生能给自己开药,什么样的平台才能信任。(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