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颖的“秀恩爱”——有人出价68万元,竞拍“一片海”送给女友,这引发全民围观。在某拍卖平台上,青岛海事法院拍卖了日照车牛山岛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海域使用权,使用面积210.6102公顷。
据媒体梳理,这样的拍卖并不少见,在重庆,还举行过森林拍卖。参与拍卖的市民有的是想在森林里修别墅,有的想买片森林搞农家乐。森林被拍卖后,里面的野生动物、矿产、埋藏物等依然属于国家所有,不能乱动,里面的林木未经批准更不得乱砍。
拍下“一片海”送女友,或拍下一片森林“占山为王”,它们的意义远不止互联网上的一个段子。它实则也是个体权利的扩张,即原本认为并不属于个人所有之物——一片海域与一片森林,其实个人都可以以合法方式占有。当然这种占有是符合现有法律框架的占有,如拍下的只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但无论如何,这也意味着个体所掌握的资源边界的扩大,个体所能从事行为的增加。
当然,“一片海”是送女友还是有别的开发方式,能不能物尽其用,尚不得而知,但至少这种基础权利的扩大,为未来提供了可能。
回首改革开放的历程,巨大变革的起点,恰也是基础权利的扩大。如经商、经营、倒卖、雇佣等曾经不被许可的行为被正式认可,个体可占有并使用的资源、个体享有并受保障的权利不断增加,激发了一国之民巨大的创造力,为经济腾飞赋予了可能性。若无权利的圈定,天地万物依旧在那,却没有可资利用的途径,也就不可能有种种经济行为的产生,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拍下“一片海”或“一片树”,同样要平衡好与公共权益的关系。比如在拍卖森林的新闻中,就已经提到“里面的野生动物、矿产、埋藏物等依然属于国家所有,不能乱动,里面的林木未经批准更不得乱砍”,这就为使用行为划下了边界,为公共权益圈定了必要的范围。随着诸如拍卖等转让方式的增加,个体取得相关资源越发便利,这种划界的必要性也就随之凸显。拍下了一片海,生蚝扇贝怎么办?岛礁珊瑚怎么办?都需要清晰界定。
当然,其实资源使用权转让,本身并非新鲜事。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第十六条,单位和个人都是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使用海域的。且依据该法第二十条,海域使用权也可以通过招标或拍卖的方式进行取得,只要相关部门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手续即可。因此,送出“一片海”,只要具备相关资质都是可以的。
这种事之所以成为网络热点,说明公众对买下“一片海”仍觉陌生,不知如何买、买了做何用。这些疑问,需要在未来的经济实践中来解答,为个体更好、更便利地使用资源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到那时,转让海域等区域空间使用权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人们自然也就知道买了作何用、怎么用,对于“拍下‘一片海’赠女友”或许也就不再惊诧了。
说白了,拍下“一片海”,同样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大语境之内,它的启示性意义,远不止是一个段子。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