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工培训教室里,游弋向大家介绍防爆开关工作原理及构成。王娜/摄影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二楼有一间摆满获奖证书和奖杯的“荣誉室”:创新成果1539项,国家授权专利52项,发表技术论文140余篇……这是游弋带领团队历时十年斩获的荣誉,更是一位大国工匠从业二十年使命的担当,情怀的诠释。
辍学娃走上研发路
游弋原名游云,1970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原本缺衣少食的日子因为母亲重病雪上加霜,初中二年级时,母亲突然病逝,游弋不得不辍学,从此走上远赴他乡打工的漂泊之路。
没有学历,不懂技术,不会技能,游弋跟着堂兄弟辗转三千多公里在内蒙古海拉尔一个煤矿做掘进工,在煤矿上,这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儿,当年21岁的游弋一干就是8年。
1999年初,为了离家人近一些,游弋到河南永煤公司车集矿工作,干的依然是掘进队。
“出碳不出碳,关键看机电”,机电检修是煤矿上技术含金量比较高的活儿,每次碰到检修机器的时候,游弋就忙前忙后帮着打下手。
“看着你挺聪明机灵,也怪勤快,不如来机电队干检修吧!”从小爱摆弄电器的游弋,竟然被机电队长看上,他心里乐开了花,但是十几年没看过书了,初中物理都没学完,自己的理论基础几乎是零,游弋心里不由得咚咚打鼓。
不会就从头学起,大不了笨鸟先飞!游弋紧紧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平时脏活累活他主动干,检修时在一旁帮师傅打下手,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不懂就问,瞅住机会上手就练,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游弋进步很快。
2000年,永煤公司开办业余电工培训班,游弋逢课必上,每天下班后匆匆忙忙吃点饭,骑上自行车就跑到10多公里之外的培训学校去听课。
没有座位,他就站在教室最后,趴在窗台上记笔记。只要培训班开班,不管刮风下雨,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讲课……
这位认真勤奋的“学霸旁听生”给培训班授课老师王智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经常单独给游弋留下学习资料。她相信这个皮肤白净,总是一脸灿烂笑容的小伙子能学出点名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年时间过去,游弋从不会开关电脑,到学会CAD制图和电脑编程画图,并实现从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的升级跳。
最喜欢钓鱼的他,闲时能在河边一坐一整天,即使一条鱼钓不上来也很开心,但是自从干了电工后他再也没有摸过鱼竿。矿上工作很辛苦,别人下班后选择喝酒打牌放松休息,而游弋永远是查资料,制表画图做实验。
2005年,河南省电钳工技术比武大赛在永煤集团举办,游弋想着,怎么改进接线工艺技术能同时提高安全性、质量和效率?经过无数次试验,游弋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制作的井下电缆密封圈扩孔器和快速定位剥线钳让接线时间从原来的二十多分钟缩减到八九分钟,车集煤矿在比武大赛中拔得头筹。
“这么好的发明你干嘛不申请专利?”单位同事善意地提醒。游弋之前考虑过,自己不过是解决了一个工作中常见的难题,企业有需要,自己就应该攻坚克难寻找解决方案,所有的困难都是自己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好机会。解决问题是关键,能否申请专利真不是自己关注的重点。
可让游弋没想到的是,这次申请专利异常顺利,他很快拿到了专利授权证书,矿上的奖励也接踵而至。受到肯定的游弋信心倍增,从此踏上研发创新的征途。
从1999年进厂到2019年整整二十年的时间,游弋先后完成7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取得18项国家专利,并获得全国煤炭系统首批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
游弋向大家介绍自主设计的仿真主井提升系统及操作方法。王娜/摄影
大工匠开动巧心思
作为一名党员,游弋一心想用自己的技术为职工解难题,为企业增效益,不怕嘲讽勤尝试,不怕失败敢担当。工作中的难点,就是他创新的突破点,也是他个人价值的奉献点。
“在别人眼中是困难,在他眼里都是为大家服务的好机会。”2008年的一天,他到主井绞车房例行检修。一名正在打扫卫生的女工跟他说:“游师傅,你看这钢丝绳带出来的煤尘落得绞车房、井架下满地都是,还难打扫,你搞个发明,叫它别再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怎么让煤尘不再抖落到地上?怎么避免除尘装置对钢丝绳运转的影响?怎样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
下班后,游弋立即琢磨起了这个事儿。想原理、画草图、做实验,最终决定在天轮处钢丝绳外围安装一个环形的压风装置,只要天轮一转,装置就呈45度角方向对着钢丝绳不间断压风,从而吹净钢丝绳上的煤尘,避免煤尘在钢丝绳上聚集后随着绳子的抖动落下,同时还能减少水分和煤尘对钢丝绳的腐蚀。
工具设计出来了,可究竟这个环形装置做多大才能既保证有效除尘,又不影响钢丝绳的运转?
为了获得钢丝绳摆动数据,每天下班后,他独自带上矿灯和简易测量工具,登上60米高的天轮平台观察,获得了第一手数据后,他的实用新型专利“钢丝绳全自动除尘环”顺利诞生了,并于当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大大改变了主井周边及绞车房的环境卫生,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该专利开创了煤矿主井提升钢丝绳净化工作的先河。
大型同步电机磁极绕组拆装专用工具制作试验现场(受访者供图)
传帮带培养新俊才
从一名初中肄业生到首届中原大工匠、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首批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从普通工人到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游弋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新时代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成了大家的榜样。
矿上让游弋牵头搞一个创新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企业人才梯队。游弋二话不说挑起了重担, 2009年10月,“游弋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游弋对同事们始终坦诚以待,从来不会“留一手”,自创的看实物学理论、查故障学原理、多动手学操作,理论教学+实操培训的“双元”培训模式,不仅让车集矿上的同事受益,也让集团公司同行们受益匪浅。
魏垂胜是游弋创新工作室中的“新锐”人才。游弋利用业余休息时间手把手给这位大学生讲解机电方面的知识,当魏垂胜在创新中遇到了瓶颈,他就会从原理上一起论证,在实践中鼎力相助。
进入工作室两年来,魏垂胜先后获得了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其中“多角度锚索施工专用支架”被评为河南省百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2013年,魏垂胜还获得了河南省煤炭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和“十大能工巧匠”称号。
90后小伙子纪亚柯进厂的时候只有19岁,踏实勤奋,勇于创新的他在进入“游弋创新工作室”后,更是如虎添翼,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获得9项专利,工作中的小革新累计40多项,还获得了“河南省煤炭行业大工匠”“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煤炭行业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10年来,在游弋的影响带动下,工作室创新队伍从3人壮大到200余人,工作室也三易其址,面积从最初的几十平方米扩展到600多平方米。工作室累计完成创新成果1539项,国家授权专利52项,发表技术论文140余篇,各类创新成果转化率达95%以上,累计创效达1.5亿元。
“人生没有等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一路走来,我们是累并快乐着!每次克服掉困难,解决完问题,我就感觉特别开心!”灿烂的笑容是游弋的表情标配,这与他的感恩心态有直接关系。游弋时常告诫工作室成员,要懂得感恩,要用自己的所学,实干苦干巧干回报企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尽力尽责。也许,这就是一位大国工匠的初心和情怀。(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