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郑州近两万学生信息遭泄露 高校为何成了重灾区

郑州近两万学生信息遭泄露 高校为何成了重灾区
2020-06-09 11:47:18 来源:光明网

6月6日,河南郑州某高校多名学生向媒体反映,学校近两万学生个人信息被泄露,以表格的形式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上流传。对此,该校官方微博在回应学生时称,目前已向公安机关报备,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报道显示,这些涉及的个人信息覆盖近两万名学生,包括他们的名字、身份证号、年龄、专业甚至宿舍门牌号等,基本上都真实准确。这些隐私信息的四处传播,无疑让学生陷入“裸奔”的状态。

信息泄露的源头到底在哪,目前还在调查,不过根据“第1批/2批/3批/4批返校名单”的文件名,以及部分学生尚未接到返校通知的细节,可以推断正是学校制作了相关名单。那么,学校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进而导致信息泄露,可能性自然也相当大。

涉事学校回应称,“相关信息中并未含有电话号码”,但这种“宽慰”丝毫不能减轻信息泄露的潜在危害后果。事实上,不少学生都提到,最近相继收到了培训机构的骚扰电话。而且,相较于广告骚扰,个人信息在地下流通的过程中衍生的各类诈骗,更值得警惕。

在互联网时代,隐私泄露已经屡见不鲜。但学校既然掌管着学生的详细信息,就该对隐私安全负责到底。然而,揆诸现实,高校几乎成了信息泄露的重灾区。比如,此前个税APP开通年度汇算查询后,全国多所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就发现个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职记录。根据税务人员的说法,学生“被就业”的情况,可能是学校信息泄露后被企业冒用,用于偷税。而这些凭空多出来的工作记录,对学生的将来也有各种不确定影响。

频繁上演的隐私泄露风波,对高校的信息安全管理,无疑是巨大的警醒。一方面,和很多企业不同的是,一所高校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人,并且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入学,各个环节的登记录入,涉及的个人信息体量要大很多,一旦发生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可能会更加薄弱,这无疑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像之前有报道提到,就有老师以提供兼职为名义,盗用学生信息用于公司逃税。

不管怎么说,不要以为泄露信息不包括电话号码,学校就可以“请大家放心”。在当前的环境下,以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为依据,完全可以匹配到很多相关信息,勾勒出一个人的完整信息、行为偏好和行动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有学生反映,在事件曝光后,校方不仅没有未积极应对,反而要求学生删除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这种一味遮丑的“捂盖子”做法,更是在逃避问题。

就此事来说,学校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明显存在漏洞。面对学生的质疑和担心,学校更应该做的是,在完善学生信息保护机制的同时,尽快找出信息泄露的源头——到底是因为隐私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名单不小心外流,还是存在倒卖信息的“内鬼”?(熊志)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