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回血”又省钱?假货冒充二手货泛滥 不能坐等平台自觉

“回血”又省钱?假货冒充二手货泛滥 不能坐等平台自觉
2020-07-06 14:49:10 来源:光明网

据媒体报道,因为既能“回血”又能省钱,网络二手交易平台在疫情期间活跃度大增。但部分平台上有卖家公然出售过期食品、假酒假包、盗版网课、网游礼包码等物品,还有卖家违反平台规定和相关法规售卖防疫物资,部分工作人员甚至为发展平台“付费会员”姑息怂恿售假行为。

一些网商平台上假货、山寨货泛滥,早已不是什么新现象。这些年舆论批评过很多,监管部门也做出过努力,整体有所好转,但要根治确实并不容易。其中一个不能否认的原因是,现实有需求。二手平台逐渐成为了假货、山寨货的“新阵地”,在逻辑上也很好理解,一些消费追求低价,成为了假货的“精准目标群体”。

而从媒体的采访看,有些消费者无从辨识是否为假货,导致上当被骗,但也有相当部分是买卖双方都清楚产品情况,可以说是“合谋”行为。这就给调查处理带来了难度,也成为平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买卖双方没意见,这种行为就可以默认合理吗?显然不是,这对于被山寨的品牌可能有损,对于其他不知情的消费者也是实打实的坑害。

作为平台来说,本有责任保证在其领地上的交易都合法合规,否则就要承担连带责任。但现实是,因为举报繁琐,法规不明确,通常只要不出现恶性事件引发周期性的严打,往往各方就相安无事。面对这种新事物,没有外部监督发力,坐等平台自觉、受众用脚投票,显然这种灰色地带很难得到清理。

过去人们对头部网商平台的假货关注比较多,而以闲鱼、转转等为代表的二手交易平台,因为体量相对较小,所以舆论的监督压力也相对较小。目前看,平台的乱象和舆论监督的力度似乎成反比。舆论监督的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污垢明显就多。舆论本身是一种很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但其也存在短期性、偶然性的特点,无法成为长期性的有效约束。

所以,还是希望政府监管部门,能够主动承担起自身责任。二手交易平台的假货、山寨货问题,细分的话确实较为复杂,有些“蹭名牌”的现象并不违法,属于擦边球,是市场发展阶段决定的,对这部分可以多一些宽容和引导。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现象属于知假售假,损害各方利益,应该及时严肃打击清理。

对用户来说,二手交易平台操作简单、交易便捷,但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在其上发布假冒伪劣的东西。相关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调查,及时对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不能因为地方短期利益等原因怠于行动。只有提高行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避免假货在各个平台流窜。(敬一山)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