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南京大学生偷外卖”反转 标签化视角很容易跑偏

“南京大学生偷外卖”反转 标签化视角很容易跑偏
2020-07-21 13:44:48 来源:光明网

近日,“南京大学生偷外卖”一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大的讨论与争议。7月20日下午,江苏南京雨花台警方的一纸通报,瞬间让舆论场安静。

通报称,当事人李某某是在湖南衡阳上的大学,而不是盛传的南京某名牌大学;李某某2018年毕业,已经在南京工作,有固定收入;偷窃动机不是缺钱,而是因为之前自己的外卖丢失过,产生了报复心理。

这些情节,显然和舆论上各方挥舞的“论据”截然不同。它的反转,还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反转,小偷还是那个小偷,但作案动机和背景都变了,而后者正是舆论场上很多观点的立论之基,让公众有种突然之间失重的感觉。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可靠的事实究竟有多重要。它是一切观点的起点。而这次的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破除标签化视角。

新闻刚一出来,很多人都抓住了“大学生”这个标签,甚至,光是“大学生”还不够,警方口中的“一个知名大学”,逐渐演变成了“名牌大学”。而最初警方也只是说李某某有兄弟姐妹四人,三人辍学,并没有详细讲述这个家庭有多穷。但在舆论场,李某某的家庭也被渲染成了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

这些都是标签化视角惹的祸。基于这样的视角,一些情节也就被夸大和无中生有,共同制造了这起乌龙事件。类似的问题其实有很多,举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标签——“女司机”。事实上,有不少数据显示,男性司机要比女性司机更不靠谱。仅拿湖南长沙的数据来看,2018年,长沙男司机发生交通事故数为女司机3.8倍。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问题。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觉?因为我们的舆论场养成了一种“审题习惯”:如果事故司机是女性,一般总会有人把性别提出来做文章,对事故中的性别因素做放大处理。回到南京这次事件,原本就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件,与其说“偷外卖”的行为是看点,倒不如“大学生”的身份成了看点。而当我们冷静想一想,一个大学生偷外卖和一个中学生偷外卖,本质上又有多少区别?一个小伙偷外卖和一个大妈偷外卖,本身不都是品行问题吗?

所以,看待事情一定不能先入为主,陷入某种思维定势。我们常常说,看待事情要冷静客观,这份冷静,首先就是要把一些情感倾向类的想当然给去掉,如此才不会影响价值判断。而一个简单的方法,其实大家早也早已知晓:对事不对人。先判断事件的性质,再去看当事人身份,往往就不会差太多。(樊 成)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