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对外通报,挂牌督办11起土地违法案件。其中,江苏省扬州市公园违法占地是案例之一。通报披露:2014年7月以来,扬州市未经批准擅自陆续占地60.54公顷(908.02亩)建设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等13个公园,其中耕地43.63公顷(654.47亩)。
900余亩,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这当中还有600多亩是耕地。就在今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等。扬州多达13个公园都出现了“擅自占地”的问题,这问题和被占用土地的面积一样大。
对此,扬州市委宣传部回复称,目前已经组织拆除了多个涉事公园中近50亩违法占地建设的建(构)筑物,对植树绿化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部分树木,进行了移植,并对移植后的土地进行了复垦、恢复耕作条件。这一建一拆之间,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谁该对此负责,都应有后续的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回复中还提到,扬州建设公园的初衷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有着迫切的民生诉求。但问题是,哪怕初衷是好的,如果手段不正当,甚至违了法,同样无法最终抵达初衷。既然是为了民生,又占用居民耕地,这种以伤害民众利益的方式来满足民众诉求的做法,显然自相矛盾,过于荒诞。
公园和绿化,是一座城市的衣服,它们不仅展示着市容市貌,同时也是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一部分。扬州当地能在这方面做优化和提升,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此冒进地施行一项缺乏通盘考虑和科学规划的大建行动,却并不是一件好事,不仅于民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
一座城市的理性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呈现出生长性特点的过程。科学的规划建设,必然要顾及到方方面面,商业用地、科研用地、教育用地、农耕地等等,都需要做好平衡。如果一味以公园为特色,大建特建,是否造成了其他方面的短板?这同样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另外,扬州在打造公园城市的过程中,还暴露出一个典型问题:违法推进,先后占用未经批准的耕地、导致部分村民无法入保、占用水源地、占用农科所的实验空间等。这些显然是和依法行政的理念背道而驰的。暂且不说如此大规模突击建设公园的利弊,单是少了合法性这一条,就是对当地行政部门施政形象的折损。
当所谓的民生工程伤害了民生本身时,这就难免让人怀疑,最初的那个目的是不是变味了,是不是在具体的执行中,让政绩和面子悄悄取代了民生。没有一种漂亮的政绩,是可以通过违法的手段实现的;也没有一座美丽的公园,是可以通过侵占土地打造的。
一座城市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和别的城市不一样,这也是在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中值得努力的方向。但是特色的前提,必然是科学,是符合当地的实际利益,贴近当地民众的现实需求。从这一点来说,不仅扬州当地的决策者和政策执行者需要反思,所有正在成长中的城市都应以此为戒。(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