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密小城,有这样一群人时刻温暖着我们。每天陪着普查员天不亮就敲开了住户的家门,月黑风高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在这群队伍里,有一对“夫妻档”格外引人注目,一个叫李伟锋,一个叫刘建凤。
李伟锋,新密市统计局普查计算中心主任,自小喜欢音乐美术,刚开始从事统计数据真是让李伟锋不知所措,但是“开工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从工业科到投资科,再到现在的普查计算中心,李伟锋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终于从“门外汉”变成了“小专家”,多次被评为省、市、县评为统计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爱人刘建凤,在新密市矿区办事处王沟矿社区居委会上班,一直从事党建、宣传、团委等工作,平时热心助人,勤奋钻研,干一行爱一行,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在新密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担任着一个共同的角色--人口普查指导员。
“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点不假,今年九月份,李伟锋接到单位通知,要他担任人口普查指导员,他知道此次任务重要性和紧迫性,加班加点可能就成了家常便饭,自己苦点累点没啥,最重要的是他放心不下自己的“外甥”,姐姐和姐夫意外去世,还没结婚的他便承担了父亲的角色,现在自己也有了孩子,他第一时间赶紧给贤惠的妻子打了电话,没想到妻子也是刚接到担任人口普查指导员的通知,只是还没来得及向他汇报。
做为党员夫妻,他们深知肩负责任和使命,面对问题决不能退缩,当晚夫妻二人便开始和孩子们“约法三章”,自己吃饭、自己做作业、自己睡觉,夫妻二人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人口普查知识,做为指导员,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知识,每个细节都要先保证自己弄懂学通,才能指导普查员。夫妻二人家庭上“分工协作”,李伟锋送大儿子上学,刘建凤送小儿子上幼儿园;工作上,夫妻二人“共同协作”,把遇到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趁着孩子们睡觉的时侯,俩人共同分析,研究对策。
李伟锋日常负责各类大型普查工作、各专业常规统计报表数据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普查数据处理方案和实施细则,以及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工作,此刻又担任人口普查指导员,名目繁多,细且碎,但他利用自己平日所学,很快便进入工作角色。从业务培训,到所分包的乡镇办事处的业务督导,再到没日没夜的坐电脑旁边查看进度,核算数据,李伟锋每天深夜回家,瘫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感觉整个人都是“云里雾里”,但是看到懂事的孩子们,忙碌的妻子,他总是揉揉眼睛,继续奋战。
对于刘建凤来说,从摸底调查到正式登记,每天穿上蓝马甲,拿着表格及手机,挨家挨户敲门,每家微笑面对,耐心询问,仔细核查,认真登记,做到信息真实、准确。遇到多次敲门不见人的家庭,通过查找联系方式、去邻里打听及留下普查员手机号码等方式,最终都基本联系到了户主,真正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虽然很辛苦,但收获却不少,掌握了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对人口普查知识掌握的更全面,最幸福的是因为同样的热爱,她经常向爱人请教普查知识,更加燃起了爱人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也见证了夫妻感情的更加甜蜜。
夫妻两人同时参与了这项工作,每天早上就开始各忙各的,周末还要下乡指导,平时聚少离多,没有节假日,见面每天谈论的话题除了孩子的学习就是人口普查的知识和遇到的问题。这些对他俩夫妻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最重要的是下乡督导中遇到的事情和感动让他们久久不能忘怀。
李伟锋经常去乡镇基层业务指导、督导普查进度,对于新业务来说,很多普查员学起来真的是非常困难,“面对面、手把手”依然教不会,全市共有18个乡镇,4200余名普查员,可想而知,李伟锋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每天咨询的脑袋都是嗡嗡作响不说,有时侯竟然因为工作而忘记接孩子,后来,面对这样的问题,他就研究出了“1+1”工作法,即把所有普查员建立一个群,把普查员的问题列成清单,统一在群里回复,共性问题统一解决,个性问题“一对一”解决,让工作更加简单明了,化繁为简。
刘建凤每天在社区楼宇中不停的敲门入户登记,有时侯明明家里有人,但是“隔着门缝瞧扁人”的大有人在,刘建凤只能隔着“门缝”和他们聊天,站在门口填写资料,但是让刘建凤暖心的是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好心人的“一杯热水、一个水果、一个微笑”等,有一次,家中只有一位老奶奶,登记的同时,很少见人的老奶奶不停的给她讲解自己的一辈子,还不时拉着她的手,留她在家中吃饭,把家中仅有的“糖果”拿出来,刘建凤告别老奶奶,眼泪止不住下流,她感觉这是她上班以来得到的最好的最高的回报。
“爸爸妈妈就知道加班,什么时候才回来陪我啊?能不去上班陪我玩吗?求求你了!”努力工作、经常加班、舍弃周末,必然不能很好的兼顾家庭,面对4岁儿子的询问,夫妻俩心里只能这样想:“做为党员, 不管怎么样,只要接受了,就要无所畏惧,扎扎实实扛起责任,真正做到工作上不拖沓,紧急情况下顶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