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图书馆留言大叔”辞工回家乡,现跟姐夫干装修,业余手写万把字

“图书馆留言大叔”辞工回家乡,现跟姐夫干装修,业余手写万把字
2020-12-15 15:12:28 来源:大象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赵丹 图据网络

【核心提示】

54岁的湖北籍民工吴桂春最终还是离开了打工17年的东菀回到家乡。

今年夏天,吴桂春因找不到工作准备离开东菀,在图书馆写告别留言爆红并获得工作。小学毕业的他熟读《红楼梦》、《东周列国志》等书籍,受访时不断爆出“网红只是一阵风,你不劳动要喝西北风”、“有多大能力就吃多大饭”等金句。他因身份和爱好的反差,以及清醒、得体的认知引发极大关注。

我们关注“吴桂春”、“范雨素”(写出十万字自传的育儿嫂)、“于新伟”(45岁因朗诵出圈的农民)等人物,看到的是底层谋生者对知识的渴求,爱好让精神世界开花,打破身份局限。

而这个冬天,吴桂春虽然回到起点,但是已经从头再来。

“图书馆留言大叔”辞工回家乡,现跟姐夫干装修,业余手写万把字

已回老家从头再来,跟着姐夫哥干装修

采访电话拨通于12月15日的上午。吴桂春用的还是广东东菀的手机号,响了很久,他才接通,一声很沉着的“喂”,普通话咬字清晰,略带一点点湖北口音。

他那边的环境听起来很安静,没有一丝杂音。

吴桂春称,他回到老家以后重新开始工作有一个多星期,目前跟着自家一个姐夫哥在县城干活,具体是做装修,比如铲墙皮,装水管等。“每天做六七个小时,累当然累,体力活。”

至于以后还是否到外地打工,未来有什么打算,吴桂春坦言没有任何打算,走一步算一步,眼下就是做好手里的活儿,到时候没活了回家过年。

人们认识吴桂春,普遍对他爱读书的印象颇深。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桂春侃侃而谈喜欢的书籍。他聊《红楼梦》,欣赏林黛玉的才华,可以背诵《葬花词》;他给大家展示床头放着的“无价之宝”——新华字典和饮食宜忌速查全书;他读对于不少人来说略显晦涩难懂的《东周列国志》《春秋》《资治通鉴》《东周列国志》《三言二拍》……

小学毕业,民工,爱读书,历史故事和人物类书籍是他喜欢读的类型,曾想过当历史老师。身份和爱好的反差,以及他接受采访时清醒、得体的谈吐,让吴桂春鲜活生动的形象跃出纸面。

如今,从广东东菀回到老家,一切从头再来,干的还是体力活,吴桂春坦言最近没有太多时间读书。说到当下大热的电视剧《大秦赋》,爱好历史的他也没有电视可看。“一个小房子一张床,没有电视没有书,有也没有时间看。”吴桂春笑道,“自己眼下还是打工第一,赚点钱为好。”

回顾夏天爆红经历很平淡,“我还是我”

吴桂春的命运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夏天。爆红之前,他在广东东莞是再普通不过的外来务工人员。

2003年,父母亲先后去世,妻子离开他和儿子,37岁的吴桂春来到东菀谋生,最终在鞋厂落脚,从杂工做起。每年,这座热烈、生猛的城市里有无数外地涌来的务工群体,在玩具厂、鞋厂、服装厂、皮具厂等处落脚,既有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也有吴桂春这样的大龄劳工。

在大城市里讨生活,图书馆是吴桂春空闲之余最爱去的地方——他听人说图书馆书多,有空调,不像老家和鞋厂只有风扇。而且最重要的还是能读到喜欢的书。埋首书香让他感受到有别于干体力活的世界,也有了精神寄托。

2020年春节,吴桂春回湖北过年,本打算待不久,谁料遇到疫情遭遇封村。3月,他在手机上看见,打工6年的鞋厂接不到外贸订单,开始放假,工人“在玩”。他很焦虑,但也只能待在村里。6月,吴桂春返回东菀,找不到工作,打算离开东莞。

离开前,6月24日那天,他到东莞图书馆办理退卡手续,工作人员邀请他留言,他想了想写下不舍之情:“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您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湖北农民工吴桂春。”

“图书馆留言大叔”辞工回家乡,现跟姐夫干装修,业余手写万把字

人的命运往往就在某一个瞬间发生转变。

因为这样一则留言,吴桂春成为现象级人物,也引起当地人社部门的关注。最终,当地一家物业公司给他提供了在小区绿化养护的岗位,且离东莞图书馆直线距离不到3公里,他可以更便利地去读书了。

一切似乎都很圆满。而到了冬天,媒体上再有吴桂春的消息,则是他辞去工作回到家乡。

吴桂春的儿子也和他一起离开了广东,目前在长沙打工。他同样还保留着东菀的手机号,对于父子俩为何离开东菀、工作好找与否的问题,他没有正面回答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只是显得有些伤感,“现在年龄大了,湖北也好,东菀也罢,没有人要我们这样的。”

吴桂春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流露出年龄大的感慨,也隐约表达了前一份工作不太愉快。

吴桂春所在的物业公司只是回应了吴已离开,对于其他问题不愿多说。

如今,站在2020的冬天回顾夏天爆红经历,吴桂春显得很平淡:“没什么,只不过就写了几个字(留言),我还是我。”

他目前也不太想公众过多关注自己。

“图书馆留言大叔”辞工回家乡,现跟姐夫干装修,业余手写万把字

已写万把字文章,不为发表只为纪念这一年

在动荡的2020里,吴桂春的经历引发共鸣、共情,成为一个温暖人心的公共事件。

他因为读书被人们所认识,并获取了工作,如今他失去了工作回到了起点,但是很快从头再来。

吴桂春透露,回到老家这段时间,他尝试写下自己这一年的经历,已经写了万把字。

“主要就是写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因为疫情待在家里,再到去东菀打工。目前还没有写到夏天图书馆留言那段经历。”吴桂春称,之所以写文章,不是因为出版社找过来,也没有想过拿出去发表,就是想给自己留个纪念。

“今年我感觉转折太大了,往年就是在鞋厂打工,五六年就是那样,今年不一样,波折太多了。”吴桂春感慨。

他手头没有电脑也不会大会用,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有时感觉“这一年的生活,好难回忆”似的“半天写不了两句话”,但是不写又觉得放不下,准备春节过年好好接着写。

“图书馆留言大叔”辞工回家乡,现跟姐夫干装修,业余手写万把字

吴桂春辞工回到家乡后,有评论员发表文章:“无论吴桂春如何沉浮,他追求知识的精神已深入人心,已留下一个传说与令人尊敬的身影。”

“做回普通人的吴桂春,并不会因此失去感召力,他的可贵就在于普通人对知识的追求。愿吴桂春一路顺利,也愿他的故事能继续提醒忙碌的人们,别忘了还有另一个纯净的读书世界。”

事实上,我们关注“吴桂春”,“范雨素”(写出十万自传小说的育儿嫂)、“于新伟”(45岁因朗诵出圈的农民)等人物,看到的是底层谋生者对知识的渴求,是爱好让精神世界开花,打破身份局限。

采访结束时,吴桂春回答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体会——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要改变,必须要有知识。

|原创声明|本文系独家原创,未经猛犸新闻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支持原创,欢迎朋友圈转发。

(责任编辑:news10)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