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加强文旅融合 豫剧要当先锋

【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加强文旅融合 豫剧要当先锋
2021-03-05 09:11:33 来源:郑州日报

“根植中原沃土的豫剧不但‘出彩河南’还要‘出彩中国’”。作为豫剧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豫剧是全国地方戏第一大剧种,中原更加出彩,文化要出重彩,弘扬黄河文化、加强文旅融合,豫剧要当先锋。

讲好黄河故事 豫剧要当先锋

“刚过去的牛年‘央视春晚’,大约10分钟的戏曲节目上了五个剧种,豫剧是其中之一,我唱了30秒,很难得,也借此让很多观众了解豫剧。”李树建说,这是他第6次上“央视春晚”,依然兴奋不已。

豫剧诞生于明朝,兴盛于清朝,蓬勃发展于新中国,300年来,在中原大地上生根发芽、代代传唱。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豫剧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

2017年文化部在全国进行了剧种普查,网络大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48个剧种,豫剧排第一位,在互联网上是最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

李树建建议设立以强化豫剧在弘扬黄河文化中的先锋作用为重点的文旅融合专项工作机构,强化“一盘棋”发展理念,构建城乡互动、政企互通的文旅融合大格局;有效引导资金、人才、技术向文旅产业发展集聚,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品牌项目;创设发展产业基金,向精细化和特色化发展。

用历史故事提升文旅产品的独特性、稀缺性。他说,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唐宫夜宴》惊艳了全国观众,成为“爆款”,带来了很多启示。建议以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建党主题文旅精品,创作更多像《红灯记》《朝阳沟》《常香玉》等的戏曲作品和《刘胡兰》《小兵张嘎》《鸡毛信》等儿童剧,并将观看其演出纳入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同时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为外树河南形象、内强河南精神、发挥豫剧在弘扬黄河文化中的先锋作用做贡献。

戏曲主题古镇 助力乡村振兴

李树建建议,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开发戏曲主题古镇。戏曲主题古镇的建设不仅仅在于发展旅游,更要扩大古镇产业链,构建古镇旅游经济圈,可以增强古镇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增加古镇的就业率。可以建设常香玉、马金凤、杨兰春古镇和旅游景点,用豫剧大师的名字影响力宣传河南。

李树建说,当前,豫剧和全国其他剧种一样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农村演出的多,大中型城市演出的少;包场的多,商演的少。应该扶持一批演艺企业,抓好一批演艺剧目。将豫剧与都市旅游深度结合,努力把各类文艺演出培育成为都市旅游品牌产品,培育更多的“驻场演出”剧目,诸如《朝阳沟》《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卷席筒》等优秀剧目,形成城市品牌效应。

“驻场演出要坚持天天有戏,做起来困难重重。”他建议政府补一点、剧场让一点、观众买一点、演员少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能做到这五点,驻场演出就可以持续下去,不仅可以成为城市旅游的品牌项目,也为培育戏曲城市观众打下良好基础。

建豫剧博物馆 让戏曲焕发新光彩

“豫剧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符号,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包括郑州在内的河南重要城市均没有一座专业的豫剧博物馆。”李树建表示,建设豫剧博物馆非常有必要,它可以成为河南戏剧文化旅游对外宣传的名片,也是吸引游客前来河南进行戏曲文化旅游的最佳旅游地。

同时,加大戏曲文创产品开发。豫剧不仅要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更要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使老百姓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这种传统文化的存在,这样戏曲文化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利用戏曲脸谱制作各种纪念品、伴手礼。从戏曲主题T恤、卫衣、手提袋、咖啡杯、手机壳、雨伞、台灯、笔记本等,充分利用戏曲传统形象,将图案设计融于时尚产品中,以赢得游客喜爱。

“传统戏曲中的特色道具和服饰也可以制作成纪念品。”李树建建议,把文创故事设计到产品中,增加文创设计种类,包括美妆洗护、服饰珠宝、家居文房、器物餐厨、美食酒水包装等,以“匠心”精致精良每一件文创商品,重视创意、重视细节、注重实用功能,以“实物”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中华戏曲文化,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光彩。

郑州全媒体·郑报融媒记者 石闯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