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大连理工大学志愿者歧视学生?严把选拔考核,让支教行为更纯粹

大连理工大学志愿者歧视学生?严把选拔考核,让支教行为更纯粹
2021-03-16 11:13:00 来源:光明网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大连理工大学一名在云南支教的志愿者在其微博发表涉嫌歧视当地学生言论。对此,大连理工大学进行了调查,3月11日,大连理工大学3月11日发布《关于取消刘XX研究生入学资格的通报》称:经学校研究决定,终止2020届学生刘XX享有的“保留1年研究生入学资格”等权利,取消其研究生入学资格。

“傻子”“笨蛋”“怎么能这么笨”“笨蛋学生”,很难想象这是一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对山区地区孩子的评价。大学生前往山区支教,为山区教育缓解优质师资不足的现状,为孩子带去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打开视野,是一件情怀满满的事情,也是青年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时代表达。但是面对不那么聪明或者表现不那么好的学生,不是循循善诱,不是耐心引导,而是用“傻子”“笨蛋”等羞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让人大跌眼镜。即便这种评价不是当着孩子面说的,从涉事支教大学生的歧视性言行来看,她在支教的过程中恐怕也难以对孩子们施以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类似的事件也发生了多起。去年一名在云南支教的东南大学大学生志愿者被爆出脚踢小学生也曾引发舆论关注。当时,东南大学取消了涉事学生的推免资格。而此次,大连理工大学方面也取消了涉事刘某的研究生入学资格。按照研究生录取相关规定,取消这些学生的入学资格,合理合规,对于涉事学生来说,现在的结果也的确是咎由自取。

从这几起事件来看,如何把好支教大学生招募选拔关,选拔那些真正热爱教育、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大学生去支教,而不是依据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组织学生活动的表现来选拔,需要高校吸取教训。此外,针对支教大学生,还应该加强培训和管理,虽然只是支教教师,也要按照教师的言行规范要求自己,也要有基本的师德规范。否则,种种不当言行不仅伤害了孩子们,也损害了支教大学生志愿者的形象和高校的形象。尤其是这些前往支教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还是顶着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的优秀代表。

另外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参与支教,的确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份赤子之心,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参与支教是为了一些功利的目标,比如为了保研、评优等等。此次事件曝光后,网络上就有不少网友质疑,事件中的刘某就属于动机不纯的支教者。带着镀金的功利目的去支教,自然很难产生对山区孩子们的爱心和耐心,也让志愿行动变了味。所以,从改革学生考核评价制度出发,让支教与保研等脱钩,让支教变得纯粹一些,也是高校应该考虑的问题。(李一陵)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