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引关注:教材并非不能改编原作,关键要把握好度

“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引关注:教材并非不能改编原作,关键要把握好度
2021-04-23 11:41:43 来源:光明网

日前,“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话题在网上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源于一篇同题文章的流行。这篇文章认为,语文教材对作家萧红的原作改编较大,而且并不合理,比如教材中的“名篇”《火烧云》其实就来自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但改变内容实在过多。

其实,我们从小在语文教材上看到的各种经典文章,有不少都不是“原汁原味”的原作,或多或少都存在教材编撰者的适度修改与裁剪。但是,这些被修改后的文章,大多数还是保留了原作的味道,只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教材并非不能改编原作,只是要把握好度。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在实践中想要做到位,其实并不容易,这十分考验教材编撰者对文本的认识能力,以及对教育方法的熟悉程度。首先,就是应当学会尊重原作,尤其是不破坏原作的核心思想。比如,个别古诗文教材在解读古人作品时,会夹带一些“私货”,并不考虑作者创作诗文时的历史背景与心理状况。类似“心灵鸡汤”式解读经典名家名作的做法,其实并不少见。这种改编或许在表面上没有改动原作的具体文字,却给读者尤其是年轻学生提供了错误的认知。脱离作者创作时的大背景与具体环境来“编撰”作品,既是对原作的不尊重,也是对广大学子的不尊重。因此,教材改编时应该把不离开原作的核心精神,当成首要的原则。

再者,改编原作应该考虑到读者的认知水平,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对不少孩子来说,直接阅读文学经典原著,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一些好作品没能在合适的时机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不仅是很大的浪费,也有可能导致孩子对一些经典作品产生偏见。

就像鲁迅很多深刻的杂文,即便从专业研究者的角度看,也充满着复杂的隐喻,如果它们直接呈现在懵懂无知的孩子面前,未必能领悟。因此,改编原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一些十分晦涩的文字,如果能进行适度“通俗化”改编,可能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即原作被改编的内容不应太多。对一些公版作品,或许还不存在版权上的问题,但对于一些作者明确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如果被过多改编,恐怕就不只会引起文辞层面上的争议了,还可能给改编者带来法律纠纷。

对此,广大教材编撰者还应当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严肃且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改编行为。毕竟,这些内容会被很多三观未成的孩子仔细阅读,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因此不可不审慎对待。希望有识之士能够在教材改编问题上更加准确地把握好度,让这些作品真正发挥出价值。(西 蒙)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