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中的一段热舞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并引来纷议。所议者无非是觉得这段视频展露的舞者以及伴奏乐队的着装格调、动作设计和配乐曲调等与其心目中的清华存在违和感。不过,这种有违和感的观者与活动组织者就此而显现出来的彼此的审美冲突,实际上正是当下社会主流审美意识变化的结果。
清华校庆热舞的格调,是社会主流审美意识变化的动态象征。舞蹈,特别是活动、仪式、演出等场合以艺术形式出现的舞蹈,并非简单的手之舞和足之蹈,其动作、节奏和音乐本身一般都象征和凝聚了社会现实和想象,可从中抽象出多重社会意义。正因如此,人们对同一个舞蹈作品产生的不同审美偏好,反映的是人们生活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当然,如果一些人由某个作品的呈现而产生了违和感,那么,这就说明其对作品的审美预期与作品的最终呈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
一般而言,校园艺术是社会精英文化之一种。人们平时所谓“学院派”,就是以此来指称专业或者“阳春白雪”甚至“曲高和寡”的一些思想、艺术作品。在惯常的审美意识、或曰审美秩序中,人们大多倾向于将精英文化的扩展看作是社会品位的提升,而将俗文化进入精英文化存在的“地盘”形容为“侵蚀”。这样的认识标准,在后现代意识产生以来,已经愈益模糊,但精英文化和俗文化的界限仍在。并且,从现实来看,许多以原生态形式表现的俗文化,通过精英文化的艺术生产方式和呈现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扩展和丰富了精英文化的内涵,不仅没有降低精英文化的格调,相反还铸牢了精英文化的根基。
从本源上讲,精英文化来自于俗文化。但不是所有俗文化都可以或都能够被精英文化所容纳和呈现。这与人们所接受的审美训练相关。而审美训练则与通过教育体系所传授的知识与价值相关。由这样的关联,人们可在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化中,寻找俗文化、精英文化以及教育体系及其所传授知识、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观察整个社会的变化及其趋势。
不过,不论审美意识如何变化,经过精英教育“定型”的审美观,都带有抵抗“流俗”的顽固性。在人们的审美次序中,如果代表精英文化的芭蕾出现在广场,那么,这将被认为是广场舞格调的提升;反过来,即使将广场舞由广场搬上大雅之堂的舞台,或者将其呈现在一些隆重的场合,那么,它在一些人的审美意识中,也仍将被定位于“群众文化活动”。这个审美特点,是由精英文化的“引领性”决定的。这个特点,也可由上世纪末清华校园歌曲潮而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