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前者针对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提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十条要求;后者从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保证体育活动时间等八个方面对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共提出了十条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是“把握功能、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强化管理”4个方面,具体来讲:
把握功能:各地各校要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把作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加强作业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能力。
认真批改反馈。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要全批全改,并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加强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
创新作业类型。学校要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控总量: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并区别不同学段和年级作出了具体时间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初中不超过90分钟。
各地要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提高质量:
体现基础性。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校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提高针对性。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
注重发展性。鼓励教师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强化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经常性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举行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
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
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和指导。
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统筹和全过程管理,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从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保证体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健全责任机制、强化督导检查等八个方面对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
突出宣传引导,凸显家校协同联动教育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
再次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明确了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
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高中每周2课时。
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注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强调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要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完善普及与提高的竞赛体系,强调要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教学要求。
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要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对因病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健全责任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层层压实责任督促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
网友:希望快点落实
两个新政一出,就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家长表示,举双手双脚赞成:
还有网友表示,希望政策可以快点落实:
对于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作业管理要求,你有什么想说的?快来给我们留言吧!
(河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