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点赞!老兵的“念想”,他为红军烈士守墓半生

点赞!老兵的“念想”,他为红军烈士守墓半生
2021-05-08 09:35:04 来源:新华网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寨曾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策源地,这里的一个山丘上有一座红军烈士墓园。

每天清晨,86岁的志愿军老兵王茂贵都会提着扫把,步履蹒跚地沿着长长的台阶走到墓园,认真扫去地上的枯枝杂叶。

自2014年墓园建好至今,王茂贵已经记不得来过多少次。

“烈士们参军比我早,都是我的前辈,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革命牺牲在我的家乡,护好他们身后的安宁,我义不容辞。”王茂贵说,“我活着一天,就要为他们站好岗。”

王茂贵守护的墓园里矗立着9块烈士墓碑,除了姚志修、胡柱先、匡占华外,其他的都是“无名烈士墓”。

光山县史志研究室主任兰江介绍,埋葬在这里的烈士,主要来自红军游击队、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西南角的小村子召开第十四次常委会议(史称“花山寨会议”),决定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成为长征中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部队。会议同时决定再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

“都是些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啊,年纪轻轻就牺牲了,有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说到动情之处,王茂贵泪眼婆娑,转过身平复了一下心情,“快百年了,他们的家人还不知道他们在这里。”

1968年,王茂贵当上了周洼生产队队长。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义务守护烈士墓。

“我和群众一起划了个‘底线’,不管村里有啥事儿,这座山头和这片林子都不能动。”王茂贵回忆,村里的老人们曾反复交代过,这里埋葬着红军烈士,还有很多首长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这是村里的“念想”。

近年来,光山县保护红色遗迹的力度不断加大,在烈士墓园所在的山丘下建起了“花山寨会议展示馆”。山丘的一侧雕刻着一面巨幅红二十五军的旗帜,军旗前屹立着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等鄂豫皖省委班子及红二十五军主要将领的半身雕像。

从墓园下来后,王茂贵会来到红旗之下,用随身携带的毛巾擦去雕像上的灰尘,打扫完毕后,面对雕像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

最近这几年,来花山寨参观学习的游客越来越多,王茂贵主动担任起义务讲解员。久而久之,王茂贵还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讲解心得”。

“我不想仅仅当个守墓人,我想的是怎么把红军的故事讲好。”为了让英烈故事入脑入心,王茂贵逐渐总结出了“门道”,“我生在旧社会,过过苦日子,还当过兵,我就拿我的经历对比现在的生活,让年轻人想想英烈在他们这个年纪在干啥、图个啥。”

王茂贵出生在花山寨附近的翁湾村,“家里弟兄五个,人多地少,过不下去,还碰到过国民党抓壮丁。”十二岁时,王茂贵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了花山村,给当地的地主打工,勉强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分到了田地,王茂贵一家才在花山村扎下了根。

遇到年轻的游客,王茂贵经常用自己的家史还原当时的社会环境,再和今天的富足生活作对比,启发游客思考。

“我经常告诉年轻人,英烈们拼了命图的是后代能过上好日子。”王茂贵说,今天英烈们的理想实现了,“但我们得知道珍惜、感恩,为国家的未来和子孙后代好好干。”(记者李若琳 牛少杰)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