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17时50分,河南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六矿3002下顺槽煤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经全力搜救,井下被困8人全部找到,均遭突出煤炭埋压窒息遇难,井下现场救援结束。目前,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只是近期全国多地发生的多起矿难事故的一例。6月7日,河南新密市一煤矿疑似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并涉嫌瞒报;上个月26日,山东枣矿集团新安煤矿掘进工作面突发冒顶,造成6名矿工被困,最终经全力搜救,被困人员中3人生还3人遇难。当然,也有不幸中的万幸,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鸡西矿业公司滴道盛和煤矿“6•5”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失联8名被困矿工目前全部获救,安全升井。
如此密集的矿难事故,让人心惊。可以肯定的是,大大小小的矿难频仍,理应提醒社会,我们依然不能低估煤矿资源开采背后的人力资源成本。
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数据,2020年,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122起、死亡225人,同比下降28.2%和28.8%,百万吨死亡率0.058,下降30.1%。从历史比较来看,这不能说不是进步。但每年超过百起的煤矿事故,总计200多人的死亡人数,还是不能说煤矿开采是“安全”的。更何况,技术在进步,监管在趋严,社会对于“人”的价值也在重估,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线性的进步,而应在减少煤矿资源开采对人力资源的“消耗”上有更严格的要求。
因此,在煤炭资源的开采需求和对人力资源的保护上,我们或许需要建立新的平衡。比如,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原主任黄盛初此前就表示,瓦斯事故多发与我国煤矿资源赋存条件有关。“我国高瓦斯矿井多,煤炭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约占90%,而欧美国家露天开采占50-60%”,且“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地应力加大,瓦斯涌出量和瓦斯爆炸危险性都会增加,容易导致瓦斯爆炸和瓦斯突出事故。” 对于这样一种状况,煤炭资源开采就理应有更合理、适度的规划,并对开采安全有更科学的评估,以主动避开一些高危区域。
此外,也有专家建议,从产业调整角度,要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优先选择资源比较好的矿山,扩大生产力,逐渐关闭小煤矿;从提高煤矿的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角度,通过采用自动化、无人值守的生产设备,加强对煤矿现场的监测,来减少煤矿井下的工人和危险作业岗位工人的数量,避免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这些建议,都契合对于人力资源保护的需求,也与社会日益重视“人”的价值的趋势同向而行,值得参考。
采矿是满足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但这个过程中,理应把人力资源的保护摆在第一位。毕竟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越是高风险行业,越要突出对人的保护。人的生存生活境遇的改善,才是社会进步的最核心指标。就此而言,无论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还是增加技术投入,都值得我们倾注更多。(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