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发布了一条“在乾陵博物馆看到这两件文物长毛了,是咋回事……保存温湿度不到位吗?”的微博,引发广泛关注。对此,陕西咸阳乾陵博物馆6月16日晚通过微博回应称,陶俑出现此类现象与墓葬埋藏环境有关,初步判定陶俑表面白色绒状物为“可溶盐析出”。为明确病害原因,专家将进一步进行科学分析检测,及时启动病害治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
一张罕见的展厅文物“长毛”走红网络,与此前追问到底的严苛形象不同,此次网友纷纷留言“貂裘大衣不错嘛”,还有网友从学术角度出发表示,“我老师说,可能是因为展柜环境潮湿,陶俑里面的盐分被析出来了”。
游客的一次体验反馈,意外在网络上聚集起网友、领域大V等关于探究文物“长毛”成因和文物本身萌态的讨论,实属意外。这一方面说明,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责任感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也可看作是,公众对影响力不及一级的二、三级博物馆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从而关注点也逐渐落小落细、要求不断严格。
回到文物本身,展厅文物“长毛”实际为“盐析”现象,是陶质文物的病害之一。当文物的周围环境如温湿度等发生变化时反复结晶析出,长期作用可能会使文物受损。这种现象多见于文物发掘阶段,展厅中文物出现“盐析”病害实属罕见。当然,文物因环境、自身成分等主客观原因的改变出现病害,并非不可理解。问题是,“盐析”非一日形成,博物馆为何没有监测到或者提早发现?文物保护的应有措施是否到位呢?
游客及时发现,无疑阻止了文物的进一步质变。而同时,这也与官方“情况说明”中“展品立即撤出展厅保养”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正说明了问题所在。今年4月,乾陵官网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在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方面,通过加强培训提升人员预防性保护技能、建立预防性保护修复室、采购相应的预防性保护设施、制定严格的藏品预防性保护管理制度等措施,不断提升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水平。此次文物出现“盐析”现象,间接地检验了博物馆各项保护流程与措施的落实情况。
文物有历史的样貌也极其脆弱,一旦造成损害将是不可逆的。保护文物,博物馆理应做得更好。博物馆不妨借此重新检视原本的管理规范与细节保障, 查找问题,补足短板,实现全面升级,不断提升文物保护能力。同时,在日常维护馆藏文物过程中也要投入精力和专业化力量,用心守护。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成为常态,人们走进博物馆的机会越来越多,接触文物的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样,相关知识素养自然也在不断提升。当一双双“火眼金睛”把专注的目光投射于每一件文物时,博物馆也要经得起这样的审视,以专业化回应“专注度”。(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