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坚守红船精神 谱写时代华章

坚守红船精神 谱写时代华章
2021-06-21 11:28:35 来源:中华网河南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第一次公开阐述“红船精神”,在文章中,他将红船精神的内涵概括了三句话: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创新精神的继承,贯穿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世界,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党从成立伊始,就以大无畏的首创精神,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的伟大历史使命,走上了实现救亡图存、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道路。从五四运动的呐喊到南湖红船的誓言;从南昌打响第一枪到井冈山第一个红色根据地的诞生;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迈到天安门红星红旗的升起;从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到脱贫攻坚的坚定步伐;从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初心到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伟大创造精神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寻求创新的强大动力。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着浓厚忧患意识的民族。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经受了太多的苦难,越过了太多的坎坷,但这一切却凝聚成为一笔无形的财富,使得我们愈加成熟,塑造了我们在任何大风大浪和大灾大难面前临危不惧、愈挫愈勇的韧性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百折不挠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历经坎坷和磨难,多次面临生死存亡和严峻的考验。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党面临着诞生以来首次生死存亡的抉择。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党和红军进行五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再次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文革”时期,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和扰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严重的考验;新冠病毒的肆虐前所未有,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但抗击疫情的战斗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民群众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在这些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越挫越勇,历久弥坚,不断成熟和壮大起来,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9000多万名党员、有着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之路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中国共产党成功的背后熔铸着百折不挠的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党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前列,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价值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红船之所以能够从南湖驶向全中国,勇立潮头、破浪飞舟、扬帆远航,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袁隆平……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艰辛探索中,始终有共产党员为了信念不畏牺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艰苦岁月默默奉献,为国为民披肝沥胆。回顾100年奋进历程,始终为人民而奋斗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党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说:“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共领航、依水行舟的中流砥柱形象。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离开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只能是空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这一角色定位要求我们深刻把握党的领导的本质内涵和“最大优势”的发挥途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这一重要论述启发我们,要善于通过民主集中制把人民意志凝聚为党的意志,并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在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实现党的领导。

“红船精神”展现了我们党坚定航向、风雨同舟的自信豪迈形象。红船起航前,建党先驱在没有雄厚财力、庞大人力和强大权力的情况下,使命高于生命,献策甚至献身,以赤子之心建党,在众多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红船起航让古老的文明重焕生机,为中华文明开辟自新之道,探索出从苦难到辉煌的胜利之路。这种后来居上、后发先至的起航特点,成为中国后发现代化和赶超战略的文化源头。

道路决定命运,旗帜就是方向。中国的现代化顺应了世界潮流,但不是照着西方国家的路子走一遍,而是走符合国情并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在“赶跑”向“并跑”乃至“领跑”的征途中,既勇立改革创新的潮头,又顺应全球开放的潮流;既要技术原始创新,又要制度集成创新,还要借鉴人类文明成果,通过人的现代化推进治理现代化。党的红船是“中国复兴号”巨轮,也是人类命运与共的“诺亚方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根本在文明强大,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情怀,让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让世界更加和平、和谐、合作,永不改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

“红船精神”体现了乘风破浪、防范覆舟的砥砺奋进形象。在内忧外患、救亡图存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留下了“生于忧患”的文化印记。一个党也好,一个人也好,走向怎样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如何不忘初心。据中央组织部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后入党的党员占全党比例超过80%。党员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凸显,党员队伍的代际更迭迫切需要鉴往知来,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唯有知其始,方可善其终。走得越远,越要抓住不变的东西,建党精神不消退,红船初心不泯灭。“四个自信”和“两个务必”相结合,永不褪色,才能让我们党永远年轻。

践行建党初心,担负伟大使命,党的红船会继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2021年春季学期中共审计署党校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审计署郑州特派办 张汝涛)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