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劝学故事。
云南省大理市海东镇水井村有一个“仁人之家”农村公益书屋,这里有3万多册图书,常见的学科门类应有尽有,且免费借阅、不收押金。这些书都是书屋主人、今年72岁的退休教师杨人和一本一本背回村的。从2008年到现在,免费书屋已经办了十几年了。因老屋晃动,三年前,老人四处借钱造起新书屋,至今仍有21万元外债。老人说,“要把这个书屋办好,办到还有一口气的时候”。
老人很朴实,办书屋也是为了方便村里的孩子们读书。据介绍,到目前为止,书屋的主要读者还是在校的中小学生。孩子们在这里翻翻看看,打发了时间,也开阔了视野,更从小在心里厚植下读书学习的种子。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偏僻村庄,能够有这样一个散发着书香的去处,确实不简单,这个有想法的老人,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读书问学的底色并没有变。就像老人说的那样,农村的唯一出路还是要好好读书,要改变农村面貌,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事实上,这已经成为老人做这件事的一种信仰。这样的努力,其实也是一种回归。回归书香社会,回归耕读传统,回归世道人心。本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不应该缺少书籍,毕竟,现在无论从印刷到运输,还是便利多了。部分农村呈现出来的“文化荒漠化”,主要还是与人们的认知有关系。很多村子建设得十分整洁,但却很少见到一本书。这样的怪现象,值得深思。而杨人和一本一本把书搬回农村本身,无疑有着强烈的象征意蕴。
我们也看到,尽管村里镇里不少人对老人的做法表示钦佩,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总体而言,这个“人和书屋”仍然只是几个人的孤独战斗。年迈的老人默默地在西南的大山里,做着几乎看不到任何回报的文化公益事业,这样的悲壮与孤独,同样发人深省。
说实话,老人本来不该这么辛苦,他的努力理应得到政策层面的扶持。早在2007年,多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旨在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入手,促进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后,2013年,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将着力从国家层面上为全民阅读开创更多便利条件。2019年,十部门联合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客观而言,这些年很多地方确实也建起了不少农家书屋,也确实成为农村的文化地标。但也应该看到,这中间依然存在落地落实不充分的问题,至少从杨人和的情况看,无论是从书籍的提供,还是从设施的完善,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农家书屋建设还需要更多关注、更多关爱。
中国人要在精神上立起来,必须读书。这里边的道理一点也不复杂,只要去踏踏实实地做。民间劝学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不能止于民间劝学。一个72岁老人都能做到、能做好的事情,各地各部门没有理由做不到、做不好。(黄羊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