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相关负责人日前披露,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2.5个百分点,较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近视!这一数据令人惊悸。尽管不同年龄段的近视情况仍有差别,高中生近视的比例显然更高一些,但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带上了近视眼镜,却是不争的事实。随便走访一所小学就会发现,校园里“小眼镜”早已见惯不怪,不再是一件稀罕事了。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这些年来,媒体几乎每隔一阵儿都会发出预警,提醒家长、学校、社会更加关注近视低龄化的问题,但现实情形是,总体趋多的走势并未得到遏制,孩子们的视力一直在下降。此次国家卫健委通报过半数儿童青少年近视,就是一个明证。
近视向低龄化蔓延,有学习压力骤然加大的因素,比如去年以来因为疫情,在线学习增加了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减少了他们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也有日常生活习惯偏重于电子产品的因素等等。更不要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学业压力加大,也导致了近视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可以说,近视问题已经成了困扰青少年、困扰家庭的一个难题。
怎么破?从孩子、家庭、学校角度而言,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自然是一项治本之策。毕竟,长时间使用各种电子屏,确实会损伤眼睛。但也要看到,如今的信息时代,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场域很多时候已经转到网上,完全与电子产品隔离,也并不现实。
因此,这就需要各方面都要发力,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不要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学校也不能万事都甩到网上,以在线教育替代线下教育。毕竟,疫情语境下,在线学习不能成为教育的常态。
此外,电子游戏也是吸引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保护未成年人的针对性政策,要求限制学生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一些企业也出台了限制性规定,但现实中,这些政策、规定的操作性并不强。很多政策仍停留在纸面上,并不能成为现实中的遵循。
这也提醒各级政府,孩子的事不是小事,绝不能做做样子就算完事。一项公共政策出台了,一定要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不然就只是一种空泛的表态。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任何保护未成年人的举措,都应该抓早抓小。
近来各地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增加学生睡眠的时间、锻炼的时间,减少校外培训的时间,这样的政策导向无疑是正确的,但若想取得实效,恐怕还得下很大功夫。
说到底,改善未成年人近视问题,仅靠发文件、下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让孩子们走出去,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这是一项长线工作,但必须早抓早治。(斯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