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这一通知细化到网游服务的具体时间段,且明令要求必须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如此严厉,管住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似乎不在话下了。然而,实际情形似乎并不尽如人意。现实中,一边是不断加码、越来越严厉的制度约束,一边是孩子们依然恣意地沉迷网游,二者各行其是,家长们烦恼依旧。
制度当然是好制度,充分体现了决策层面对未成年人的关怀,以及对网游企业的约束决心。但“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制度的善意不仅仅来自于相关禁止性规定,还与其能否落实、落实情况关系甚大。眼下的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从2007年就正式在我国投入使用,这么多年来,尽管每每被赋予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公众期待,但似乎并未完全落地。此后,相关部门也不断升级监管措施,一些游戏公司也在加强技术防范,但治理效果并不乐观。团中央等2021年7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玩游戏仍是未成年网民的主要网上休闲娱乐活动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背离?一者,类似制度规定缺乏落实主体,一项项制度出台了,但是否落实到位,谁来监督检查等等,基本上再无下文,这也使得很多制度成为“悬置的利剑”,难以充分发挥制度的威力。即以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段、时长而言,在现实中并没有实现,孩子们照玩不误。
二来,各种利益主体、网络黑产借机寻觅“商机”,破坏“防沉迷系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媒体报道,当下,针对青少年游戏防沉迷系统,网上出现很多网店批发“无限制”网游账号、“一键解锁”官方登录通道等现象,这也使得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制度和家长都要想办法。一方面,还是要强化制度的约束性,通过细化措施,落实监管责任,优化监管方式,严厉打击网络黑产,监督网游企业落实制度规定,让“悬置的利剑”真正落下来。另一方面,家长、学校要持续关注,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疏导性做法,让孩子们从平板上抬起头来,更多地看到外面的美丽世界。(龙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