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河·康养小镇3350元起/平方米。”这样的广告牌近段时间出现在黑龙江哈尔滨东部区域的多条街路上,颇引人注目。经多日调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得知,该康养小镇实为2011年启动的什河丽景敬老社区老年公寓项目。然而,2013年项目一期入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消失在民众的视野之中。后更名为什河·康养小镇,近期新建了1栋高层,又重新开始对外释放房源信息。不过,在这片政府划拨,本该用来建设公益养老设施的土地上,什河·康养小镇项目的生意经已经“变了味儿”。
作为2011年哈尔滨市重点惠民工程之一的老年公寓项目,沉寂数年后却悄然改名为康养小镇,名字变化的背后显露端倪,大有把惠民工程当成房地产开发之势。然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严禁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改变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搞房地产开发。很显然,该康养小镇建了10余栋联排别墅对外出售,又以租代售新的高层,已经一再踩踏规定红线。
一个惠民工程走到如今这一步,让人唏嘘,也留下了太多的疑问。比如,既然是政府划拨的养老设施用地,为何在一期建成部分楼房后,就出现了“烂尾”?到底是相关公司前期就在打养老用地的主意,还是后期政府方面的监督和扶持责任没到位?甚至还不乏一种可能——政府方面默认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以部分房地产开发来换取养老设施?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目前的局面显然都不应该继续。
一方面,哪怕是前期已经竣工的部分楼层,也处于“半烂尾”状态。如虽然交房多年,但至今还未通过各项验收,甚至“入住七八年时间,该小区目前还没通市政自来水和燃气”。试问这样的半拉子工程,谁来给入住老人一个负责任的说法?如果说是建设方资金问题,当地政府是否就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另一方面,建设方为弥补前期损失又建高层“以租代售”,如此操作则埋下了更大的“雷”。如当地村支书所说——“这批土地承包期限到2027年,到时候如果村民提出收回土地不再转租,你这边收了别人几十年的租金,到时这些房子怎么办?这都是将来隐藏的风险。”由此可见,即便“以租代售”是建设方逼不得已的“自救”行动,当地政府也不应该听之任之,否则极有可能旧问题未解,又徒增新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今之计,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理应主动介入,尽快给这个“烂尾”十年的养老公寓项目一个负责任的善后。这包括但不限于,重新审查这块土地在划拨程序上的合法性,确保前期已经竣工的一期项目尽快验收,并完善必要的配套设施,以及对该项目的后期处理拿出合法而又实际的解决方案,助其尽快盘活。同时,对于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违规乃至违法的行为,理应严肃调查并追责。
跳出个案看,该项目的遭遇也值得各地警惕。事实上,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类似的养老公寓项目烂尾或者是“变味”的现象,并非个例。如去年,湖南益阳多家养老机构就出现爆雷,导致数千老人陷入困境。此外,还有一些同样高调上马的养老项目,在后期难以为继。究其原因,监管缺位,政府、开发者之间的责任未能厘清是一个关键问题。像不少项目立项之初就有打擦边球之嫌,并被地方政府默认,但后期由于资金断裂,或是开发商无利可图,便必然烂尾,最终形成多输局面。这样的现象,理应引起各地重视,不能打着养老项目的名义搞房地产开发,更不能让惠民工程变成坑民工程。尤其是在倡导发展养老产业的今天,各地必须把紧程序关和责任关。(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