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自夹式防护墩校正搬运车,有了它,一个人就能把歪倒的防护墩校正,省时省力”“这个是第三代便携式野外应急电源,以往需要4个人才能抬动的发电机,现在一个人就能毫不费力地把堤防上的道路限高杆升起来”“这个是多功能钻孔机,防汛抢险、打桩钻孔、工程施工标志标牌的埋设等工作离不开它”……在武陟县大虹桥乡岳村的黄河边,武陟第二黄河河务局高级工程师张军指着院子里摆放的“宝贝”如数家珍,这些发明,都是出自他手。
30多年来,张军始终全身心沉浸在黄沁河防汛抢险、水利工程施工与科技创新的一线上,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技术能手”“河南省技术专家”“中原大工匠”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为多年来的治黄生涯挥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确保黄沁河安澜,是职责所在
“我生长在黄河边,父亲是一名老治黄人,受到他的影响,我也走上了这条道路。”上世纪80年代,刚刚毕业的张军,在父亲的熏陶下加入了治黄队伍。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张军就告诉自己,一定要积极担当重任,确保黄沁河的安澜,不让老百姓的庄稼遭受损失。
母亲河锻炼了张军本领,也见证着他挥洒的汗水。白天,他在沿堤巡查中丈量大堤;夜晚,他在静谧的灯光下学习业务理论知识。日复一日的坚持,换来了他防汛抢险、水利工程施工等技能熟记于心。
2014年,为保证武陟县“引黄入武”工程按期完工,作为工地技术负责人的张军在接受任务后立即带领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他始终坚定信念,确保每个环节都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项目提前竣工,顺利通水,比计划投资节约130余万元。
2021年的秋汛导致黄(沁)河武陟河段防汛形势严峻程度陡升,沁河出现1982年以来最大洪水。作为单位防汛抢险技术专家,整个汛期,张军都不分白天黑昼坚守在工作岗位。
当黄河花坡堤出现险情时,张军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针对当时的出险情况,果断提出了“柳石枕护滩,再用铅丝笼护根,最后用散抛石护坡”的抢险方案。由于抢护方案准确及时,经过长时间的加固和抢修,工程终于转危为安。
“作为技术人员,必须判断准确,就像医生一样,不能误诊,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张军说。
探索科技创新,是兴趣所在
“以前机械化程度低,维修养护基本全靠人工。”回忆起刚工作的日子,张军坦言,治黄的一线职工非常辛苦。
为了有效促进生产发展,减轻治黄人员的辛苦,不忙的时候,张军常常一个人上堤转悠,寻找一些创新灵感。
在他的悉心观察与研究下,2010年张景研制出了“zj-1型堤防植草一体机”,机械效率是人工效率的25倍,这项成果一年可节约人工费用20万元;2017年研制出“多功能钻孔机”,机械工作效率是人工效率的5倍;2018年研制出“便携式野外供电系统”,成功解决了工程施工中临时用电的难题;2020年研制了“自行式标志桩吊运车”,解决堤防标志桩歪倒时人工扶不起来、搬运不动的难题……
“钻研技术会让我忘掉烦恼,想到发明的东西能帮一线职工减轻辛苦,我就感到很快乐。”和难题较劲,已经成为张军日常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2020年年初,张军以“居家钻研科技”的方式开启了新征程。疫情期间,他利用网络、微信、手机等电讯工具进行科学研究,三个月内攻关了六项科技项目,并顺利申报了河南河务局科技火花奖,两项成果成功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
“家人常说,家里的工具已经和工作室的一样多了,活像个修理铺!”张军自豪地说。
传承治黄精神,是使命所在
受张军的影响,他的女儿张淑敏在大学毕业后,也踏上了治理黄河的征途。如今,她和父亲既是师徒,也是同事。
“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认真、耐心和毅力,他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要求我的。”张淑敏说,张军从不推脱工作,一年365天全年无休,这种敬业的精神打动了她,她想把这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其实,不仅仅是张军的女儿受到影响,和他一起共事,很难不被感染。2018年张军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张军带领他的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工作,将“师徒金搭档”活动延伸到基层一线。
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黄委技术能手、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工作室团队研制的项目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中国水利职工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黄委三新成果认定10项、河南省水利学会成果奖4项、河南河务局科技进步奖4项,河南河务局科技火花奖11项。
“作为一名治黄职工,我要带领团队把黄河沁河治理好,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张军说。(董君亚葛慧君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