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高校陆续开始进行研究生复试。受疫情影响,今年不少高校仍然采取线上面试的方式进行,而面试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业规划等素养被列入考察范围。
从整个招录方式来看,一些专家开始建议,探索不同于应试的考察途径。
多所高校将“材料评议”环节纳入复试选拔中
“如何写《学业研修规划报告》?”
进入3月,这个问题在某社交平台成为热议话题。该话题来源于今年广西大学要求考生在硕士复试时提交《学业研修规划报告》。这份报告将从基本素质、专业素养、发展潜力等维度考察评价考生,作为复试成绩的参考,而读研目标和科研设想成为重要考察因素。
近两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不少高校采取线上复试的方法。如何在隔着屏幕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了解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素养?一些高校考试在复试选拔中增加了一些书面内容。除了广西大学,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就在在复试选拔中增加了“材料评议”环节。
河南一些高校也在这方面做出尝试。3月26日,大四学生李萍(化名)将材料寄到郑州大学文学院复试指定邮箱。她告诉记者,除了一些身份证明的文件,自己还寄了本科成绩单、在校期间的获奖证书和发表过的论文。“进复试后,在学姐的建议下,我就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希望能够加分吧。”她说。
根据郑州大学发布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要求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根据要求,各院系在招生时,可根据学科特点将考生本科阶段成绩、获奖等综合能力方面的评价、评分纳入复试总成绩,所占权重自定,并在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中明确。
通过补充材料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是近年高校复试的一种趋势。2021年河南工业大学要求学院要通过对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材料的审查,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河南农业大学也提出,除了以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为汇报重点,还可以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
“进面”分数线越来越高,有人呼吁硕士招生“反应试”
复试方式更多样,反映出分数之外,高校越来越看重招录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而比起目前高校在复试环节的小变化,是剧烈的研究生招生改革。
2022年,在考研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复试分数也水涨船高,400分成为一些优势专业的“入场券”,而与此同时,一种针对硕士招生“反应试”的趋势也在出现。
202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议,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为申请审核制。具体操作是以研究生学科专业等级考试成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本科平时成绩+本科科研成果(经历)+平时课外学习外=综合成绩,以此成绩申请研究生,模仿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一名考生可以申请若干所学校读研。
“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儿。”郑州轻工业大学一位本科班主任兼硕士生导师表示,一些学生确实存在“为考研而学习”的情况,忽视了本科期间的课程学习和综合素质锻炼,而这些在读研期间也会显露出明显短板。申请制更强调本科期间学习情况,可以引导学生踏实学习。
“变成申请审核制也意味着评委有更多权限,会不会出现更多不公平呢?”对此,河南高校一位本科生提出疑问。在她看来,如今好学校的“推免”比例在增加,对于其他学校的考生本来机会就不多,申请审核制是否会再次削减他们的机会,成为不少同学担心的问题。
相关专家指出,申请审核制的硕士招生模式要顺利施行,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设计,在明确各项标准的同时,在前期试行时要和推免生的名额进行一个平衡,为更多有能力的学生打开深造的通道。(大象新闻记者 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