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头盔,穿上救生服,整理好工具,骑上摩托车,张学义和同事结伴开始了一天的巡渠工作,到无法骑行的路段,他们就弃车步行。
“爷爷因修渠牺牲,父亲13岁就被奶奶送到渠上,父辈们苦战多年,终于修好了渠。作为渠三代,我有责任、有义务传承红旗渠精神,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合涧渠管所的张学义护渠一干就是20多年。
三代人,一条渠。张学义是林州青年一代传承红旗渠精神的代表。他说,让红旗渠的水一直流淌下去,精神传承下去,继续造福百姓,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20世纪60年代,河南安阳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苦战十个春秋,在太行山腰凿出了一条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并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如今,林州青年一代接过红旗渠精神的“接力棒”,在各条战线上奋发作为。
作为身在红旗渠畔的一名企业工作者,从小听着红旗渠故事长大的李志伟选择了技术门槛高、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的电子级玻璃纤维产业从零起步艰苦创业。当初面对反对之声,李志伟说:“红旗渠这一‘重新安排河山’的壮举都能实现,这点困难算什么,我们的项目也一定能干成!”
创业十年来,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如今李志伟带领公司员工已攻克自主核心技术3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40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这与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李志伟说,“作为红旗渠的后人,我们要把红旗渠精神根植到企业发展中去,把红旗渠精神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动力。”
企业谋转型,乡村忙振兴。在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记者入村便看到,宽敞平坦的街道中心是各式各样精致有趣的雕塑小景,两侧是整齐划一的二层农家小院,青砖灰瓦,别具一格。
而数年前,止方村还是一个村集体收入为零、连主街道都没修通的落后村。“红旗渠都能修通,一条路还打不通!”2014年,返乡党员郭青松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群众修路的呼声和各种困难,郭青松发动党员干部带头上,与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一起谋划,自筹资金垫付工程款和补偿款,把影响全村发展的主街道彻底打通。
此后,这个太行山下的小山村一年一个样。2016年,修建了党建广场,安装了天然气;2017年,用上了太阳能路灯;2018年,清洁取暖、厕所革命、污水管网等工程相继完工……村容大变样,止方村抢抓机遇发展旅游,在村里修建了音乐喷泉、美食一条街,发展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2020年,止方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2021年达到118万元。
现在,止方村每周的农民夜校里,干部群众齐聚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红旗渠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就要克服万难,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法宝’。”郭青松说,“每天看到红旗渠的水,就能感受到先辈们的精神力量。我们今后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拿出当年建红旗渠的劲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给人以星火者,必心怀火炬”。作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青年教师和“渠四代”,李媛近三年来向来自大江南北的6000多名学员讲述了红旗渠的故事。为了让红旗渠精神传得更久、更远,她常去拜访修渠老人,认真聆听他们在那段艰苦奋斗岁月里的修渠故事。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李媛说,“我非常幸运能在红旗渠干部学院担任教师,延续几代人对红旗渠的记忆与情怀。红旗渠精神永在!我们一定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在新时代的答卷上留下红旗渠精神传人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华社记者 李鹏)
标签: 红旗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