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70年来,在这片有着8000年底蕴的黄土地上,亿万中原儿女团结一致、敢闯敢拼,推动河南大地改革潮涌、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开放的河南越来越“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网河南频道联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壮丽70年·河南创造的70个第一》融媒体系列报道,对河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国内或省内多个“第一”进行集中采访,今天推出第15篇。
漳河水顺着红旗渠,自山西而河南,宛如一条绸带。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首个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它蜿蜒绝壁,建成通水整整50周年,是几十万林州人鏖战10年创下的人间奇迹。至今,这条“幸福渠”仍然源源不断,滋养着太行山的子民们。
有人算过,修建红旗渠,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砌土石达151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为何要凿壁修渠?林州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共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与其苦熬不如苦干”“早干早受益,晚干多受苦”。上世纪60年代,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带领全县人民,“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誓把河山重安排。”
邓小平同志1974年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时候带了十部反映新中国成就的电影片,放映的第一部就是林县的《红旗渠》。在这部1971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纪录片里,黑白影像还原了当时真实的历史场景,即使现在看来,仍然有一种强烈而朴素的视觉冲击力。
纪录片留下了当时林县人民修渠的珍贵镜头:没有水准仪,用一脸盆水一根筷子替代;没有住处,山崖石洞安身;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道路自己修,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炸药自己蹍,没有水泥自己制……林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巨大的勇气,诠释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许多老人还记得自1960年2月11日那天,37000名民工浩浩汤汤奔赴太行山。从此开展修渠“大会战”,各村各个公社车推、驴驮、人扛,往前方运送物资;工业系统支开铁匠炉,建立工具修理组,大量的废弃轮胎被制作成掌鞋,邮电系统负责架设通信线路,文化部门组织文艺小分队活跃在工地上,就连学生上下学路过工地,也要捎上一块石头。
要知道,上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林州人民以气壮山河的豪情壮志,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圆了林县人世世代代的盼水梦。
一渠绕群山,精神撼天下。红旗渠涵养了林州整个地表生态,蓄满了长藤结瓜的水库,解决了当时67万人、3.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和52万亩的耕地灌溉问题。
现在,红旗渠仍在发挥作用,她滋养了人民公园、黄华河公园、龙湖等一系列水上景观,扮靓了林州城,增强了林州人民的幸福感。
1996年,红旗渠被国家文化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随后,又荣获“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红旗渠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廉政教育的理想场所。(石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