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长葛一企业长葛市天正制板有限公司(下称“天正公司”)亿元贷款成为坏账,却以经营良好连续从多家银行贷款3个亿后申请破产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本网记者发现,其中襄城农商行频频为天正公司同一控制人名下企业,及天正公司相关联人员发放贷款,贷款用途表面上是购买原材料,转眼却用于归还老贷款。就这样“借新还旧”最终襄城农商行形成700多万不良,其信贷风险管控工作疑存在漏洞。
天正公司形成上亿不良
公开信息显示,天正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岳红涛,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位于长葛市长社办杨寨村,主要从事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和销售、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5年工商银行长葛支行共向天正公司发放贷款7笔,金额1.389亿元。2015年10月,天正公司所涉7笔贷款全部形成不良,后工商银行将该公司债权转让给华融公司,协议显示处置率为70.18%。
值得注意的是,天正公司另一位股东杨建成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天正公司于2015年10月后企业经营状态正式变为“停产”。此外,天正公司于2016年3月签订的一份财产租赁合同中显示,该公司由于资金链条中断,无法继续将在建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建成并投入生产,于是与长葛市三禾木业有限公司(下称“三禾木业”)签订财产租赁合同,将天正公司的土地及全部附属建筑物、生产设备、场院、车间、生产线、办公楼等所有生产经营相关的财产,出租三禾木业。租赁期限暂定5年,自2016年3月20日起将交付三禾木业使用。
种种迹象表明,形成上亿不良的天正公司早已处于停产状态。然而2015年-2018年,同一实际控制人岳红涛名下另外两家企业,及与天正公司相关联人员岳书安,先后通过襄城农商行的贷款审查,在襄城农商行拿到多笔贷款合计一千多万。
风险管控疑存漏洞
襄城农商行成立于2007年,法定代表人为商献国。该银行前三大股东分别为许昌禹王置业有限公司持股9.2%、禹州市双健商贸有限公司持股8.94%、河南省首山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持股8.02%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5月,天正公司在襄城农商行王洛支行贷款500万元,该笔贷款发放后利息清至2015年6月,天正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提出了贷款展期申请,最终该笔贷款于2015年12月10日归还。
然而上述贷款的清还并不是因为天正公司经营转好,而是利用新贷款“借新还旧”。
2015年12月10日,天正公司同一控制人名下企业长葛市海航商贸有限公司(下称“海航商贸”)在襄城农商行王洛支行贷款500万元,到期日2017年12月10日,用途为购买纤维板。
海航商贸名义上购买纤维板的500万元贷款却转身用于归还了天正公司2014年在襄城农商行王洛支行贷款500万万,这一借一还,发生在同一天。
虽天正公司贷款本金已归还,但其利息还未结清。2015年12月19日,天正公司实际控制人岳红涛再次利用名下另一家企业许昌市鸿东纺织有限公司(下称“鸿东纺织”)向襄城农商行王洛支行贷款100万元,到期日为2017年12月19日,用途为购买棉花,该笔贷款部分最终用于归还天正公司所欠利息36.54万元。
上述两笔海航商贸与鸿东纺织的贷款到期日均在2017年12月,贷款本金均于2018年3月29日结清。归还两笔贷款的资金共同来源于2018年3月29日襄城农商行王洛支行向岳书安发放的680万元贷款,原用途为购买原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岳书安曾任职天正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这笔680万元贷款的担保人正是早已形成上亿不良且停产的天正公司实际控制人岳红涛。
2016年12月25日,岳书安还在襄城农商行王洛支行贷款85万元,用途为购买纤维板,最终这笔贷款约有31万元用于归还了海航商贸的贷款利息。
就这样,这笔源于2014年天正公司的500万元贷款,通过不断利用新贷款,更改贷款用途“借新还旧”,最终形成700多万不良。
中国银保监会许昌监管分局对于襄城县农商银行贷款核查情况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襄城农商银行与天正公司有关联且贷款有余额的客户有1名,即岳书安2笔贷款合计765万元且已进入不良。(武楠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