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流年,岁月蹉跎,改变的是我们青春的面容,但改变不了的是我们无上荣光的一颗军心。时光可以带走青春韶华,却带不走我们在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里凝结的战友深情。这种情谊就像陈年的美酒,时间越是长久,味道越是醇厚,令人无限回味。
我叫雷音,1978年12月参军入伍,服役于原解放军某部基地。1980年考入军校,1984年毕业提干后回到基地勤务连,担任代职指导员,1993年8月退役转业到地方工作。2020年9月,我和老连长姜云宽陪同战友韩宏伟重回老部队,回到那片我们曾经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完成了我们三十多年的心愿。
基地位于山西太原西北的高原地区,海拔1500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只有90天,平均气温5℃,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重要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到达基地后,发射中心总工程师任守福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几十年来基地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这里发射的每一件大国重器、每一项重大创新突破,都是一代代航天人和基地官兵无私奉献托起的丰碑,他们用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助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腾飞。随后,任守福总工程师陪同我们参观了原发射阵地、展览中心等地,所到之处感慨万千。我们还特地来到原测试站勤务连住地,当兵时的点滴犹在耳畔,营房外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30多年前的部队生活历历在目。
回想刚来当兵时,这里抬头见山,低头看沟,风吹遍地是黄土。取水要靠山泉自然流至贮水罐供官兵使用,战士们每月7元津贴费,每周只能吃上一顿肉包子。面对荒山秃岭、沟壑纵横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我们在基地“艰苦奋斗、志在场区、献身国防”的精神激励下,无怨无悔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如今,留在时光里的画面,是挥汗如雨,是笑傲沙场,更是最珍贵的青春记忆。
我们勤务连在山区一座四层楼的技术阵地旁边,主要承担技术阵地内的供水、供电、供暖、警卫、运输、修理、医疗等勤务和导弹卫星技术阵地测试任务。1983年,韩宏伟从河南入伍来到勤务连,他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虽说是城市兵,但扫院子、卸煤炭、掏厕所,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大小勤务都完成出色。韩宏伟性格耿直,为人正直,喜欢助人为乐,眼里容不得沙子,经常帮战友打抱不平,在同年兵中威信很高。有一次在室外球场看电影,晚上零下二十多度,大家都穿着大衣戴着皮帽子,韩宏伟知道自己身材较高,怕挡住后面的战友,他拿着板凳主动坐到最后一排,赢得了同志们的赞扬。试验任务中,韩宏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绝不让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落地,因服役期间表现出色被基地评为优秀战士。
韩宏伟(后排左二)
1985年8月全军进行整编,服役两年以上的义务兵和志愿兵可提前退役,自愿与指定相结合,韩宏伟支持精简整编大局,主动报名退役返乡,从此我们在各自的战场奋斗打拼。
30多年后,已经成为知名企业家的韩宏伟邀请我们几位老战友在上海相聚,畅叙当年的军旅岁月。相逢时我们感慨万千,更彼此感动着,战友们尽管工作不同、岗位不同,但都事业顺利健康平安。我们更被韩宏伟退役后艰苦创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惊讶。他白手起家,从修理小家电起步,凭借“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格局和“授人以渔”的胆识善念,走出一条带领战友乡亲共同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创业创新之路。对于韩宏伟来说,每一次创业都是在全新的战场打一场全新的战争,过程中吃的苦、流的汗、承受的压力,只有他自己清楚。可贵的是事业成功后,韩宏伟不忘初心,积极承担企业家社会责任,拥军助学、关爱老兵,提供平台和岗位助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事迹更让我们感动。如今,我们这些老战友相聚在一起,再次与他并肩战斗,在助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的新征程中发挥光和热。
什么是战友情?什么是兄弟爱?我想,这应该就是最好的诠释。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写下这个故事时,那些难忘的记忆、深厚的情谊,回忆起来依然像当初一样真挚、亲切、温暖。
一个人有多大的担当,就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舞台。韩宏伟战友坚持“正心正念”,把带领广大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人生价值的目标,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他是我们基地老兵的骄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再出发”,共同进步,开启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