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见秧歌实践队于7月15日来到青岛胶州市文化馆和东小屯村进行学习调研,探索胶州秧歌的文化与魅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胶州市申报的秧歌(胶州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胶州秧歌走入胶州市文化馆,通过传承人和馆内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步入了新时代非遗传承路。
为了解胶州秧歌的历史和传承状况,实践队在第七代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李艳老师的介绍下,来到胶州市文化馆参观学习。步入文化馆长廊,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秧歌表演的展示图片,秧歌展区内陈列着的各式各样的秧歌服饰、彩扇和绸带让实践队队员们目不转睛。
实践队队员在李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文化馆非遗夏令营秧歌教室,李艳老师就文化馆工作向队员们进行了简单介绍。近年来,胶州市政府相当重视胶州秧歌的传承发展,每年馆内都会举办免费的非遗文化学习活动,鼓励孩子报名,今年有40多个孩子加入到夏令营学习秧歌,非遗传承工作正在稳中求进。
图为“译”见秧歌实践队采访李艳老师。
在和李艳老师交流后,队员们也参与到秧歌的学习中。胶州秧歌以三弯九动十八态的风格动律展现舞蹈动态过程中力的延伸之美,强调“三道弯”的体态特征。起初,队员们还手忙脚乱难以跟随,但在李艳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很快找到技巧和节奏,通过和小朋友们的反复练习后掌握了一段基础的秧歌舞蹈,感受到了学习非遗文化的乐趣。
在李艳老师的介绍下,实践队来到了东小屯村进行走访调查。东小屯村作为胶州秧歌的发源地,承载着胶州秧歌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胶州简志》记载,胶州秧歌的历史与东小屯村建村历史大致相同。“1764年,胶州包烟屯村(现马店镇东小屯村)赵、马姓两家,往关东逃荒途中,乞讨卖唱,逐步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关里后,经多代相传、改进,发展到1863年基本定型,舞蹈、唱腔均有一定的程式性。”这种唱跳结合的程式便是今天胶州秧歌的雏形。因此,现今的东小屯村也被称为“秧歌摇篮”“秧歌之乡”。实践队在与村委会委员对接后,进入村中拜访当地村民。
图为“译”见秧歌实践队对接村委会委员。
东小屯村十分重视胶州秧歌的教学传承工作,根据队员们对村民的采访得知,东小屯村秧歌队传承从娃娃抓起,凡是想学习秧歌的,都能加入秧歌队进行免费学习。东小屯村的男女老少都对胶州秧歌有着难以言说的热爱,在采访中,一位村民说:“别的村晚上都跳广场舞,我们村扭秧歌。”并给队员们翻看年轻时参与秧歌表演的照片,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如今,胶州秧歌逐渐分化成几个流派,在发展中加入了现代元素,但东小屯村的秧歌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特色,成为了最原汁原味的胶州秧歌。村里老人说:“现在的一些秧歌都是在东小屯村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东西,胶州秧歌是最原汁原味的。”东小屯村的秧歌未经任何改动,至今都保留着传统的味道,村民们会保持初心将这份传统传承下去,推动非遗文化发展。
在村委会主任的帮助下,实践队联系到了第六代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李在会老师,当被问及秧歌传承工作时,李在会老师说“小的时候日子穷,当时的环境非常困难。”在那个连吃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老一辈传承人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秧歌的热爱,每天都练习、表演,誓要将胶州秧歌传承下去。
2006年,在得知胶州秧歌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李在会老师积极投入到胶州秧歌的传承工作中,不仅是当地学生,她还经常前往各地高校或秧歌剧团开展教学,担负起了传承的责任。
图为“译”见秧歌实践队和胶州文化馆非遗夏令营成员合影。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深受年轻人的尊重。在青岛胶州市的实地调研中,实践队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素材,深入了解了秧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状况,发现了秧歌文化传承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更见证了非遗传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期望。实践队将持续开展秧歌文化宣传工作,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推动胶州秧歌的繁荣与发展。(宋述杰 王子奇 李思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