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地方 > 滚动 > 正文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定风波”团队创新成果获四大水利气象领域核心共建方认证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定风波”团队创新成果获四大水利气象领域核心共建方认证
2025-04-02 09:00:45 来源:实况网

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定风波” 团队,携手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浙江水文新技术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浙江大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政产学研深度协同,成功构建防灾数字化新范式。其研发的 AI 水文气象数据修复系统,获得四大水利气象领域核心共建方的应用认证,实现了技术从实验室到防灾前线的高效转化,为灾害预警响应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数据缺失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防灾链条上的关键堵点。”“定风波” 团队负责人邱赫指出。团队在分析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提供的 10 年流域灾害数据时发现,传感器故障导致的非随机缺失数据占比较高,且长期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案。

为解决这一难题,四方迅速建立“需求—研发—验证—迭代”的协同创新闭环。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凭借其专业优势,精准识别出台风预警中“数据突发性缺失修复”的关键需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定风波”团队则开展技术攻坚,成功突破EVO动态优化算法,解决了LSTM与随机森林等模型联合训练时的兼容性问题;浙江大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复杂的AI模型进行轻量化封装,使系统响应速度缩短至3秒,有力推动了技术的落地应用;浙江水文新技术开发经营有限公司通过椒江流域的实战测试,反馈 12 项迭代需求,为技术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项目讨论

在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的预警平台和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的业务系统中,该AI水文气象数据修复系统经受住了实战考验。在应对台风“梅花”等极端天气事件时,系统通过EVO算法动态分配BPNN与LSTM模型权重,实现了实时数据填补,有效提升了路径预测的可靠性,支撑了公里级预警产品的生成。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表示:“以往数据中断时只能依靠经验插值,如今AI修复的数据直接为高精度预警产品提供支持。”

面对钱塘江流域40年历史水文数据中12%的缺失率,该系统运用物理逻辑生成策略,成功修复历史台风期水文序列缺失数据。在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的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等工作中,该系统助力瓯江、钱塘江等跨流域规划模型的协同优化效率提升超40%,为全省水利政策制定提供了高精度的数据基础。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软件系统研发

2024年梅汛期,椒江流域出现72小时连续数据缺失,防汛指挥部一度陷入被动。该系统融合BPNN、RF、SVR和LSTM 四种人工智能算法,快速修复复杂缺失数据,显著增强了洪水预警和灾害研判的可靠性。浙江水文新技术开发经营有限公司经PCC、NSE、Pbias等指标评估,证实该技术在椒江流域验证中表现出高度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在浙江大禹信息承建的钱塘江数字孪生平台上,该系统大幅缩短了洪水演进模型的单次计算耗时,在物联网监测平台展现出良好的工程适配性,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轻量化技术范例。

“定风波”团队与四大机构的协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通过不断优化技术适配性,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化方案;系统成功落地省级业务平台,显著提升了灾害预警和资源调度效率;联合实验室的建立,进一步深化了技术攻关,为智慧防灾生态建设探索了新路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许月萍评价:“当技术走出实验室,切实解决一线难题,才真正体现了产学研协同的价值。”

“定风波”团队技术骨干刘高瞻表示:“经历过郑州暴雨,我目睹了数据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今终于能用代码为防灾工作筑牢防线。” 从理论突破到实战效能提升,从实验室研究到防汛止损,“定风波”团队不仅用AI修复了数据,更以协同创新弥补了防灾体系的短板。在灾害风险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防灾科技正凭借协同创新的力量,积极应对新挑战,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标签: 浙江 气象 认证 方认证 共建

(责任编辑:zhang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