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 > 正文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2018-11-27 08:57:05 来源:新华网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游客从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的“焦桐”下走过(2017年8月9日摄)。这棵泡桐是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被人们称为“焦桐”。

河南兰考是焦裕禄精神发源地。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风沙、盐碱和内涝——这是他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找到的兰考贫困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三害”在兰考成为历史,但贫困却始终是压在当地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2002年,兰考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近年来,兰考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推进改革和创新,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2017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省首个“摘帽”的贫困县。共产党人交出的这份亮丽成绩单,是对焦裕禄同志最好的纪念,也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

40年前,兰考火车站还是陇海铁路上一个破旧小站,里面挤满了外出打工的兰考人;如今,每天近40班高铁给兰考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客商。

改革开放40年,从过去的“穷兰考”到如今的“美家园”,兰考不仅摘掉了贫帽子,更抖擞了精气神,探索出了一条县域发展之路,在改革创新中奔向小康。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这是位于兰考堌阳镇的中国民族乐器博览中心及其周边的乐器厂厂房(2017年9月5日无人机拍摄)。得益于泡桐木板传声的优良特性,兰考的乐器制造业日益壮大。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在兰考堌阳镇大河乐器厂,一位工人查看刚上过漆正在晾晒的古筝(2017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高铁列车驶入兰考南站(1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拼版照片:上图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兰考火车站(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11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高铁兰考南站(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新华社发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这是兰考黄河滩区易地搬迁扶贫社区谷营镇姚寨新村社区(11月1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在兰考黄河滩区易地搬迁扶贫社区谷营镇姚寨新村社区,居民黄玉英展示搬迁前的老房子照片(11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拼版照片:左图为2002年10月6日,兰考桐乡街道盆窑村村民李傲星(右)和母亲陈美玲在房前合影(翻拍照片);右图为2018年11月14日,李傲星(右)在新房子前和母亲陈美玲合影(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新华社发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在兰考葡萄架乡黄砦村,一位村民展示温室中的葡萄(11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兰考谷营镇爪营四村村民程秀建(左)和妻子在蒸馒头(11月15日摄)。程秀建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夫妻俩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靠卖馒头脱贫。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在兰考东坝头乡张庄村,村民在一个食用菌企业的车间内采摘褐蘑菇(6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这是兰考东坝头乡张庄村及周围的麦田(6月2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在兰考东坝头乡张庄村,村民在打理民宿房间(6月21日摄)。随着张庄村乡村旅游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张庄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河南兰考:“精神高地”摘穷帽奔小康

这是位于兰考县城的兰考体育场(11月15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责任编辑:王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