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于文静) 今年的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四周年。据水利部消息,截至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222亿立方米,随着供水量持续快速增加,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有力支撑了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南水成为沿线重要城市主力水源
“以前喝水基本靠去挑水、买水,家里没有抽水马桶,楼房在设计时根本不用考虑供水系统,因为当地没有水。”90岁的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离休老人沈君振说,如今南水北调水来了,家里通了自来水,每天可以用好水泡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多喝几年南水”。
老人的心愿反映了北方很多一直“喊渴”地区的百姓心声。
南水送来清凉。水利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191亿立方米,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山东供水31亿立方米。南水成为京津冀豫鲁地区40余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黄淮海平原地区超过1亿人直接受益。
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袁其田表示,目前,南水占北京市主城区的自来水供水量的73%,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25亿立方米;南水成为天津市14个区居民供水“生命线”;河南受水区37个市县全部通水,郑州中心城区自来水八成以上为南水,鹤壁、许昌、漯河、平顶山主城区用水全部为南水;石家庄、邯郸、保定、衡水主城区南水供水量占75%以上,沧州达到100%。
监测结果显示,中线水源区水质总体向好,丹江口水库水质为二类,中线工程输水水质保持在二类或优于二类,其中一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0%左右;东线工程输水水质保持在三类。南水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饮水质量,特别是河北省黑龙港地区500多万群众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
沉睡的河流恢复生机
在位于河北滹沱河畔的冀之光广场附近,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宽阔水面中丛生的芦苇随着清风摇曳,不时有水鸟飞过,岸边垂钓的老人怡然自得。
“以前河里四季没水,全是垃圾、乱砖头,近两年来水以后,夏天凉爽,野鸭子也来了,老人和小孩都喜欢到附近游玩。”附近居民杜晓娜对记者说。
干涸了几十年的滹沱河重现生机,是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的一个缩影。
今年9月,水利部、河北省联合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向河北省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重点试点河段实施补水,至今累计补水4.7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副主任韩黎明表示,中线一期工程连续两年利用丹江口水库汛期弃水向受水区30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累计补水8.65亿立方米,生态效益显著。
河湖水量的增加促进水质明显提升。天津市中心城区4个河道监测断面水质由补水前的三类至四类改善到二类至三类;河北省白洋淀监测断面入淀水质由劣五类提升为二类;河南省郑州市补水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快速下降得到遏制
曾有专家表示,南水北调工程不是一般意义的水利工程,它承担了供水与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双重责任。
“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置换挤占的生态用水等措施,有效遏制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袁其田说,工程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妥善处理跨流域调水与节水、治污及环保的关系。
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天津等6省市累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5.23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位明显回升。至2018年5月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比上年同期回升了0.91米;天津市地下水位38%有所上升,54%基本保持稳定;河北深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转为上升0.52米;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95米。
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了解到,为了保护水质,水源区和沿线重要区域设置国控监测断面。中线输水线路全部与沿线河流立交,周围地表水基本不会对总干渠水质造成污染。总干渠两侧布设电子围栏,并安排人工巡查。建设水污染应急物资库,多次进行大型应急演练。
四年来,工程智慧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中线工程通过水情数据自动监测与预警,全部闸站远程控制,实现输水调度自动化;依托视频、智能安防系统,无死角安全监控,实现安全管理立体化;构建起标准制度体系,实现了运行管理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