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 > 正文

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炒作“高分屏蔽生”是掩耳盗铃

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炒作“高分屏蔽生”是掩耳盗铃
2020-08-03 11:16:21 来源:光明网

为防止炒作高考状元,广东省教育部门从2012年开始使用屏蔽技术,全省前10名的考生成绩会被查分系统技术屏蔽。2018年,屏蔽范围扩大至文理科前20名,2019年扩大至文理科前50名。今年,70名考生按照惯例被屏蔽,虽然高考状元无从知晓,但炒作高分考生之风,却依然热烈,只不过从炒作高考状元,变成了炒作“高分屏蔽生”,“屏蔽生”的姓名、学校、生源地甚至学习生活细节等还是被曝光。

每年高考前夕,教育部都会下发通知,明确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各地也不断重申禁止公布排名、升学率等。这对于扭转教育质量观、教育政绩观发挥了一些作用,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名目张胆炒作,但是禁令背后的暗流依然在涌动,对所谓“屏蔽生”的炒作就是一例。事实上,不管是状元,还是“屏蔽生”,亦或再整出其他的名词,本质都是一样的,以“屏蔽生”代替“状元”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这种对高分考生的崇拜,充满了不理性的因素。高考只是一次考试,虽然是高校录取重要依据,但却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尺,尤其是在充满各种变量的考场上,分数、排名并不完全与个人实力对等。而且,高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节点,更无法定义人生。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讲,高分炒作显然都没有必要。

这种崇拜之所以屡禁不止,既有民众的猎奇、媒体的追逐热点因素,也与中学宣传的冲动、商家的营销策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绩需要有莫大的关系,种种因素合谋,导致有令不行,炒作不断。不管是何种原因,这种功利化、片面化的炒作都是对教育生态的破坏,是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背离。

要看到的是,民众关注高分考生并没有恶意,或者是猎奇心理作祟,或者是希望学习考生的学习技巧以及背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而媒体的关注报道,也是为了满足民众的获取信息的需求。真正有问题的,还是一些培训机构的商业化营销,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绩取向,进而引导中学将考多少清北,考多少985、211作为高中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

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式进行招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有观点认为,正是因为分数是最重要的录取依据,所以才会炒作高分考生,通过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弱化分数的作用,能有利于治理高考状元炒作。但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

而在另一方面,状元、高分考生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高分意味着上名校,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名校又站在了求职就业鄙视链的最顶端。民众关注高分考生,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学将把多少学生送进清北等名校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政绩,培训机构将此作为营销重点,所瞄准的都是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此外,进入名校的门槛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没有因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录取率的连年提升而降低,反而是更高了。争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更激烈了。数据显示,我国985高校在校本科生数占全国在校本科生数仅为5%,央属高校在校本科生数占全国在校本科生数的比例也不过10%。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上述两个比例持续降低,分别从2000年的19.21%和28.69%降到2017年的4.75%和10.91%。而美国在两类研究型大学(研究Ⅰ型和研究Ⅱ型)就读的学生数占当年四年制学生总数比值为35%左右。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可见一斑。

所以,如果优质教育资源仍然是极少数精英学生独享的蛋糕,争夺名校入场券的竞争烈度降不下来,那么炒作高分考生之风就很难真正降温。只有破除唯分数论、改革录取方式,以及不断扩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让名校资源更普惠,降低优质资源的稀缺程度,才能减少全社会对少数高分考生的关注。(李一陵)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