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 > 正文

淮滨7旬老人专注玩泥巴50余年 黄泥巴变成了“金疙瘩”

淮滨7旬老人专注玩泥巴50余年 黄泥巴变成了“金疙瘩”
2020-09-21 16:52:50 来源:映象网

9月的豫南大地,秋风送爽,诗情画意,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如画的季节里,记者一行实地探访淮滨县“泥叫吹”的制作过程,听老艺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

淮滨7旬老人专注玩泥巴50余年 黄泥巴变成了“金疙瘩”

在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记者一行来到了老手艺人郑保楼家,今年已经70岁的郑保楼老人正在他的小院里分装已经做好的“泥叫吹”,准备装箱打包发送出去。

​“我16岁那年就开始跟父亲学做这些,现在已经50多年了。”郑保楼一边说着一边招呼老伴开始新一轮的制作。

淮滨7旬老人专注玩泥巴50余年 黄泥巴变成了“金疙瘩”

据介绍,制作“泥叫吹”的原材料是当地特有的“黄胶泥”。取好泥后,郑保楼的妻子先用木棍进行反复捶打,增加泥土的黏性和韧性。捶打完毕后,由老人接手,用木制模型加上手工揉捏,塑造成鸟、兔、鸡、龙等多种形状,再找准位置在塑好的模型尾部钻出两个小孔,随后放置在院里进行下一步工序—晾晒。

“经过晾晒干燥定型的泥塑,还要进行烧制。泥叫吹的硬度,时间太短不成形,太长容易裂开。这些经验都是长时间摸索总结出来的。”老人边拨弄着炉子里正在进行烧制的泥塑,边向记者介绍。

淮滨7旬老人专注玩泥巴50余年 黄泥巴变成了“金疙瘩”

烧制好的泥塑放凉后,便可以刷彩漆了。在摆满各种颜料和描色笔的桌子上。郑保楼的妻子,随手拿起一个半成品小鸡,仔细端详后,便开始熟稔的上色,描出花样,不多时,一个色彩鲜明、神态可掬的泥塑鸡便诞生了。

从开始跟着父辈学习制作“泥叫吹”起,与泥土、油漆打交道就成了郑保楼的日常生活。

据老人介绍,最初的泥叫吹不论是色彩和形状都是较为单一的,现在畅销的彩绘版泥叫吹,是经过最近几代手艺人的共同研发创造。

从最初简单的小陶哨,到后来立体的动物造型,从单一的原色到现在的彩绘,像郑保楼老人一样从事这项“泥土”事业的老手艺人们正在传承中创新,为传统工艺的继续传承营造新的蓬勃生机。

淮滨7旬老人专注玩泥巴50余年 黄泥巴变成了“金疙瘩”

采访中,郑保楼老人还向记者展示了他从父亲手里传承下来的石刻模型。“别小看这几块简单的石头,他们差不多快80年了,是我父亲手工雕刻的,现在都不舍得用了,用来压箱底。”

看着这些石刻模具,老人回忆起了往昔。据老人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个沿海的商人无意间发现了淮滨“泥叫吹”这个十分别致的小玩意,商人就在村里大量收购,再转手到沿海出售。“我以前用这些石刻模具做这些,最多的时候一天制作了2000个,到现在都没有人打破,那时候5个泥响响可以卖一分钱,一天差不多能有5块钱的收入,这在30多年前可是一笔不小的钱啊。”

打开了话匣子,郑保楼向记者讲述了更多关于“泥叫吹”的小故事。“我们做这泥响响,不但造型多样还有制作口诀:猪嘴齐、羊嘴尖、羊角直、牛角弯、老虎要露牙、龙要张大嘴、站着尾巴长、坐着尾巴短。我和老伴年龄大了,农闲时光就在家里做这些泥响响,儿媳妇偶尔帮我们。差不多一年收入4万多块钱吧,好多人都说我们肖营村的泥巴是全淮滨最值钱的,成了金疙瘩。”

泥捏火烧,打光涂色,这些被踩在脚下的泥土,正被像郑保楼一样的手艺人变成了神奇的玩具,“黄泥巴”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工艺品。

据了解,随着现代玩具的出现,泥叫吹在当地经历了一段沉寂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作为民间艺术品的价值被逐步发掘。 1981年,肖营村附近的沙冢遗址出土了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沙冢红陶鸟,为泥叫吹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2011年淮滨“泥叫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淮滨彩绘泥塑“泥叫吹”的生产作坊集中在三空桥乡肖营村,该村共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淮滨泥叫吹])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县级传承人13人。

为传承民间工艺、彰显泥塑特色,肖营村坚持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传统工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成立了淮滨县御坊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挖掘肖营泥塑非遗文化特色,通过“非遗传承+扶贫”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化产品推介外宣和包装外销,吸纳贫困户从事泥塑生产,实现了脱贫增收,带动当地乡村经济振兴,为当地村民吹出一条致富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史敦月 胡耀匀 金正义 郝昱玮)

(责任编辑:news10)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