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面向群众关切的“全民拍”栏目后,收集到的近万条线索既有老问题又有新情况,涉及消费维权、劳动纠纷、不文明行为、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每一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条里面都蕴含民意。基层治理要及时关注群众的诉求,精准出招,为群众排忧解难。
回应群众关切需要转作风。面对“全民拍”上群众反映的问题,大部分政府部门不回避、不掩盖,第一时间抓整改、抓落实,但仍有“已向领导汇报”“这个问题不归我们部门管”“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等推诿扯皮的情况。话风反映作风,背后是不作为、不善为的懒政思维作祟。
最是小事显担当。居民已经全额缴采暖费,但家里的温度远远低于18℃;给孩子报班的培训机构因经营困难闭店,家长无法拿到退款;因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未如期完工,买房者无奈住进“烂尾楼”……“全民拍”上多是群众遭遇的琐碎事、糟心事。对百姓来说,这些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经“全民拍”反映后,事实证明,大多数问题只要真抓真管,是可以解决的。
政府工作报告在“2021年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政策。要使好政策落地,成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好事,需要基层治理往“前”走一步,往“深”走一步,往“实”走一步。其实,好的工作方法、机制,都源自服务好群众的这份初心。(记者张海磊、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