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出差,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都要在行李箱装上十几张照片。这一次参加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又将这珍视的物件带到了北京。
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杨震生答问中频频提及照片主人公——唐山大地震截瘫康复者。大地震45年后的今天,上百名伤员在疗养院活出了精彩的“第二人生”!
“我是大地震两小时后出生的孩子,因此得名‘震生’。那一天,我出生,他们则在废墟上重获新生。我和他们注定了这不解之缘!”2001年7月,25岁的杨震生来到疗养院,从基层工作者到负责人,一干就是20年。
“院长弟,来啦!”走进疗养院,便能感受到浓厚的家庭氛围。清晨,康复者起床后拉拽床上安装的特制杆,顺利挪到轮椅上;护理人员来来往往,收取换洗衣物、送药;食堂里饭菜摆上了桌;阳光活动室、康复训练室暖意融融;快递小哥熟门熟路送来康复者的网购物品……
“如今,疗养院做到了无障碍设施全覆盖,软硬件水平不断提升;针对康复者的老年病问题,疗养院还精心搭配饮食,努力给他们创造安全、温馨、幸福的家。”杨震生说。
每年除夕,杨震生会和工作人员一起为大家包饺子;每年的7月28日,疗养院用一对一的形式,带康复者到地震纪念墙祭奠亲人;节日里,组织丰富多彩的郊游活动;闲暇时,与康复者拉家常,聊聊生活中的问题和对未来的期盼。
杨震生将无私的亲情倾注在康复者身上,为他们亮起继续前行的灯塔。
繁忙的工作,让他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小家。
2016年初,杨震生的母亲因肿瘤二次复发入院治疗,当时正逢疗养院消防改造,工期紧、任务重。杨震生只能在晚上加班后到病床前陪伴母亲。“没能抽出更多时间在母亲临终前陪伴,心里非常愧疚。”他这样告诉自己,“劫后余生的康复者,都是我们的亲人。”
曾有专家预言,由于生理、心理和治疗技术等原因,大地震截瘫康复者生存极限最多15年。然而45年过去了,疗养院里在院康复者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抗震精神鼓舞下,在疗养院工作人员爱心呵护下,我们用乐观向上的幸福人生书写了生命奇迹、大爱奇迹!”杨震生说。
疗养院里,年近七旬的姚翠芹在手机上发布自己演唱的歌曲,成了“网红”;喜爱写作的杨玉芳出版了小说和诗歌集;热爱运动的李冬梅56岁时,在河北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标枪、铅球、铁饼3枚金牌……
今年,杨震生带着“关于稳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高质量发展”“关于老龄化背景下提高老年人群健康素养”“关于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建立‘便民爱心食堂’”等建议来到北京。
老年人的医养护理,始终是杨震生关心的问题。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杨震生认为,目前在老年人护理领域,护工质量和数量不足问题十分凸显。
“护工不是保姆,要对老人的喂饭、吃药等有详细了解,还要操作到位。目前还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对护工行业的培训、管理,进一步提升护工的从业自豪感。”他说,面对医护人员不足、设施维修更新等实际问题,唯有用心、用情、用力。
“每次参加全国两会,我都会给疗养院的‘亲人’购买一些首日封带回去。当然,还会带回去祖国发展的新举措和好消息。”杨震生说。
新华社记者孙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