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晶晶 通讯员 王亚运 杨蕾
“大娘,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没有您相救,就没有现在的我。”3月10日,固始县草庙集乡棠堆村村民王传高提着慰问品来到汪棚镇宋集村,看望86岁的老党员余永秀,一进家门,王传高便感激地紧握余永秀的手。“你身体好了就好,我没做什么事,拦个车,帮人一把都不算啥。”余永秀佩戴着党徽,爽朗地说。
耄耋之年无私救人
时间回到2019年9月30日,清晨五点左右,天色微明。余永秀散步归来,快到家时,看见路边围着几个人,上前一看,原来是两辆电动车相撞,一人头部流血,伤势较重,肇事者骑车逃逸。这名被撞者就是王传高。
“我走近一看,地上已经淌了四五滩血了,人没有昏迷,坐在路边,问他话也没反应,我想这得赶紧送医院。”提起那个早晨,86岁的余永秀记忆犹新,思维清晰,“我就在路边拦过路的汽车和三轮车,拦了几辆,人家停下来,看到流了这么多血,都不敢带。”
最终余永秀拦下了一辆乡村公交车,司机是余永秀熟人,同意将王传高带去镇上医院,余永秀道谢之余,赶紧付了十块钱车费。
“我当时虽然没有昏迷,但是什么都不知道,事后听说司机把我送到汪棚镇卫生院门口,发现我昏倒在车里,又赶紧把我送到汪棚镇派出所,派出所打了急救电话,我在县中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才出院。我是颅脑损伤,颅内大量出血,随时都存在生命危险,是余大娘救回了我的命。”王传高握着余永秀的手,眼角泛泪地说。
“大娘,我出院后在家休养了大半年,现在伤完全好了,还能干活了,来给您拜年,谢谢您,祝您老健康长寿。”听着王传高的感谢与祝福,余永秀脸上乐开了花,嘴里不停说道:“举手之劳的事情,算不得什么,不用谢我,看到你健康平安我也放心了。”
“有国才有家”
春日明媚,余永秀的农家小院也因王传高的到来更加暖意融融。
据了解,余永秀老人于1959年入党,已有62年的党龄。刚入党时,20岁出头的她主动承担起家庭重担,支持丈夫参加志愿军;20年后,她又把大儿子送上了对越反击战战场;又一个20年后,两个孙子相继参军。
让余永秀记忆深刻的是1979年,大儿子刘长友上战场。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去浴血奋战。“那时候,我担心啊!一有空我就拿收音机听广播,做饭淘米的时候听,睡觉前也听,就想知道战况。我把大儿子送给了祖国,都没想到他能活着回来。”提起往事,余永秀语调平静地说。
“我在战场上受伤晕了过去,醒来后,从战友的尸体堆里爬出来的。”提起那段峥嵘岁月,刚做完肿瘤切除手术的刘长友语气低沉。
“丈夫、儿子、孙子去参军,我都支持。有国才有家,都怕牺牲,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日子。”余永秀说这话时,斩钉截铁。
是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
“余永秀早期在村里面当过妇女主任,妇女队长,对支部、邻里所有的事情都比较热心,时时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汪棚镇宋集村党支部书记胡庆勇介绍说。
余永秀出生在旧社会,从小做童养媳,吃了不少苦,这使她特别关爱农村妇女,善于做妇女思想工作,在了解到谁家有困难时,总能及时伸出援手。
“我小时候日子多苦多难啊!现在的日子多好啊!好日子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能不能忘本,要知道感恩。”余永秀感慨的说。“凡是我能帮乡亲们做到事,事再小,我都要用心去做,我是党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几十年来,老党员余永秀的为民情怀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2020年,宋集村树立乡村光荣榜,要评选一名“好党员”,余永秀被乡亲们推上了榜首,正如光荣榜上所说:“几十年来,她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集体和他人与遇到困难时,能够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