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小的拉面,能带来多大的产值?在沪上打拼的襄城人回答:遍布上海的2000多家河南拉面馆,年产值逾10亿元!
3月19日中午,在上海市静安区闻喜路,一家上下两层、名曰“红辣椒”的河南拉面馆座无虚席,前来就餐的客人络绎不绝。“咱们的拉面以牛骨或鸡骨熬制的高汤为主,面也筋道,适合上海人的口味。”身兼上海市河南襄城商会会长的店主朱进展说,“每一碗河南拉面都选用优质食材,吸引客流就不难。像这样的拉面馆,我在上海开了5家。”
朱进展是襄城县十里铺镇付庄村村民,17岁就跟着老乡到上海打工。“起初我在一家拉面馆当学徒,因为肯干活、不怕苦,一年后就熟练地掌握了拉面技术。”朱进展说,做拉面是门手艺活儿,让一团面在手里快速拉伸、对折、再拉伸、再对折,连续7次,可以拉到100多米长。拉好的面下锅10秒就出锅,浇上热腾腾的肉汤,撒上一小撮香菜,放上几片牛肉,一碗香喷喷的拉面就上桌了。
一碗拉面,凝结着打工人的汗水,也见证了创业的拼搏。1993年,敢想敢干的朱进展靠着3万元启动资金,在上海市宝山区开了第一家河南拉面馆。“我们在兰州拉面的基础上对配料等进行改良,还结合上海的快节奏生活进行管理创新,建起了第一个24小时营业的拉面馆。”朱进展说,靠着对原料质量的控制、对拉面口味的把握、对饭馆卫生的严格要求,不仅招揽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还吸引了更多的襄城老乡进入餐饮行业。
“最初襄城人在上海开的河南拉面馆很少,后来亲戚朋友逐渐加入,一带十、十带百,不到10年就遍地开花,形成了2000多家河南拉面馆。大多数店主有过从‘跟着别人干’到‘自己领着干’的经历。”朱进展认为,“襄城人在上海开拉面馆形成一种现象,既源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更在于河南人坚韧自强的内在品质。”
“门店有大小,学艺无止境,最重要的是干中学、学中干。”51岁的襄城县紫云镇孟沟村村民崔建敏快人快语,“我在上海开拉面馆已经有21年了,一直不敢懈怠,才能把生意从上海拓展到杭州、宁波。”
随着襄城人在上海开的河南拉面馆越来越多,他们在襄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上海市河南襄城商会,从“各自为战”走向“抱团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把老乡的店联合起来,形成统一品牌、统一采购体系、统一配送体系,立足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打造出更加闪亮的河南拉面品牌。”对于未来,朱进展信心满怀。
记者董学彦窦晓雪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