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朝阳法院召开医疗美容纠纷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发布新闻通报会,对近五年来医疗美容纠纷民事案件审理情况进行通报。其中,涉诉医疗美容项目相对集中,以面部整形类居多。超四成涉诉美容就医者产生器质性损害。朝阳法院向国家卫健委发送司法建议,提高罚款上限,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坚决吊销取缔,对严重违法的相关单位或个人实行终身禁医制。
医美作为新兴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然而,医美行业粗放发展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其引发的侵权行为处于高位,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在涉法涉诉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一个行业的净化离不开常态化的退出和限制机制:比如在交通领域,一个人如果违反了严重的交通规章制度,最严重可能会被终身禁驾;运动员服用禁药,严重的就会终身禁赛;食品行业造假贩假者有可能被终身禁入行业。不过,由于目前的《执业医师法》没有设立医疗美容终生禁业的惩罚性机制,使得禁业作为对相关职业人群的约束作用无法发挥,形成了事实上的“制度性纵容”,行业乱象就很难得到有效根治。
因此,启动《执业医师法》的修订并填补这一制度空缺已非常必要。一方面,这是基于现实的必要之举。如果不能通过严厉的惩戒去倒逼,给医美行业的从业者设定一条红线,使之心存敬畏,则行业行为规范性就难以改善。另一方面,即便从行业角度来说,“黑名单”式的淘汰机制也早该落地。2012年,《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发布后,由于缺乏“终身禁医”的相关法条作为依据,行业“黑名单”没有真正建立起强威慑效果,从业者也就有恃无恐。
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中,行为人犯有应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职务犯罪及《刑法》第十七条所列举的严重暴力犯罪的,可适用终身禁业,而对于行政违法者包括多次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为,是否会被终生禁业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现实中也没有相应的案例出现。
对于实施医美行业“终身禁医”制度,业内外都有极强的呼声,并成了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亟待采取行动尽快启动和落实。当务之急,卫生主管部门要从整肃行业秩序、规范从业行为、保护公众权益、强化社会治理的高度,尽快将共识转化为行为,将“终身禁医”这一净化行业的利器早日发挥威力。(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