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地图,北部湾——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清晰可见,北海、钦州、防城港3座港口城市宛若3颗明珠,璀璨夺目。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港兴城兴产业兴,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生产总值40余年间增长超百倍,如今已一跃成为我国西南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2020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2.67亿吨,完成集装箱538.37万标箱,跻身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将钦州港打造成“南方第二大港”的梦想,100年后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南国渔村到亿吨大港
3月的北部湾畔,春潮涌动,万吨巨轮往来穿梭,码头旁、园区内一派繁忙,“一湾相挽十一国”的独特区位优势正成为发展优势。然而,改革开放前,北部湾沿海到处是荒芜的滩涂,散布着一个个小渔村。一湾碧海波光粼粼,却“有海无港”,长期封闭落后。
“以前这里基本与世隔绝,渔民出海捕捞的鱼虾卖不出去,穷得‘顿顿吃海鲜’,连大米、红薯等都少见。”广西北部湾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政工部主任刘强是发展的见证者,他回忆说,1992年建港之前没什么基础设施,老港区所在的勒沟村没有像样的道路,甚至不通水不通电,在这里建港犹如“痴人说梦”。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背靠大西南的广西当时虽然已有北海港和防城港两个港口,但因建设规模小、吞吐量偏低,难以发挥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更难以承担西部开放的重任,大型港口建设迫在眉睫。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反复科学论证,中央和自治区对钦州建港给予资金、人才等支持,钦州干部群众纷纷捐款捐物,1992年8月1日,钦州港正式开建。刘强说:“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大港梦。”
14个月后,两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在钦州港顺利建成。
“现在,万吨级码头级别很小,但在当时是迈出了一大步。”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杨煜华1993年来港口工作时只有22岁,与另外8位女工组成“娘子军”,主要负责接收货物。“起初港口的货物主要是化肥、锰矿等工业产品,港口机械设备有限,很多货只能靠肩挑背扛。”
钦州港1996年获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1997年钦州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被列为全国地区性重要港口。与此同时,北海1984年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海港1986年第一个万吨级泊位建成投产。防城港1984年首接万吨级货轮,1989年被列为全国19个枢纽港之一,2005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
2007年,为适应开放发展新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三港合一”成立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开创了全国沿海港口跨行政区域整合的先河。整合后,钦州港主营集装箱业务,防城港聚焦大宗散货,北海打造邮轮母港。
清晨,伴随着码头旁机器的轰鸣声,钦州港勒沟作业区调度室值班主管庞建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手上的信息表清晰地记录着巴拿马、新加坡、巴西、南非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舶靠泊顺序。“20多年前,这里每天只有一些钢板船靠泊,载重多为千吨级,而今10万吨级的货轮已经较为普遍。”庞建春说。
孙中山先生在文中所提的钦州港就是目前的北部湾港。如今北部湾港共有生产性泊位超过2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5个,最大靠泊能力为30万吨级,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港,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产业勃兴起春潮
3月18日,北部湾畔传来好消息:广西首台“5G移动边缘计算(MEC)”在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防城港钢铁基地启用,这将有效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而在20多年前,北部湾沿海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北部湾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生产保障部党支部书记蒋启明在码头一干就是38年,他清楚地记得,刚来时港口周围基本没有什么产业,装运的货物主要是矿产和粮油。“近年来,港口吞吐量不断上升,2020年已经突破亿吨。城市周围的工厂多了,产业布局也不断完善。”
港口犹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龙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吞吐量的迅速上升,临港产业随之快速发展。目前,北部湾沿海地区积极抢抓机遇,着力打造以海洋产业、绿色临港产业、腹地特色产业等为主体的“向海产业”,初步形成有色金属、高端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
在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华谊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基地,多台塔吊来回摆动,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这一项目总投资700亿元,是广西目前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上海华谊集团董事长刘训峰说,之所以来钦州,看中的就是海港优势,项目建成后将努力打造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在钦州,“油、煤、气、盐”多元石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华为数字小镇、恒逸化纤、桐昆石化等项目开工,并带动和吸引荷兰孚宝、法国苏伊士等行业领先者前来落户。
在北海,石油化工、新材料、硅科技和林浆纸4个千亿级产业加速形成,惠科电子产业城、信义玻璃、太阳纸业、新福兴硅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加速推进。
在防城港,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粮油等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柳钢、盛隆冷轧等一批项目加速落地。
目前,北部湾沿海通道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枢纽经济已初具规模。“依托港口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已经从10多年前基本没有重大项目落户的‘产业荒漠’,成长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产业基地。”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魏然说,“十四五”期间,经济区将基本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局面,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和带动广西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大开放引来大发展
3月26日,一趟由重庆团结村站始发的铁海联运班列,满载着汽车零配件、铝卷等货物抵达钦州港东站,这批货物将在两天后通过北部湾港出口至印尼、新加坡等地。
这次班列走的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条将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紧密相连的“黄金通道”,向南连接越南、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向北连接云贵川渝等省市。而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船队曾从北部湾畔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合浦出发,沿着东南亚驶向中东。
自2017年铁海联运开通以来,目前已开行连通西部省份的5条铁海联运班列线路,常态化开行“桂北班列”“桂东班列”。2020年开行4596列,较2019年的2243列有大幅增长,开行数量超过前3年总和。
在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我国首个铁海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如火如荼,码头采用全球首创的“U”型工艺方案。工程将于2023年建成,届时,依托钦州港东航道通航能力,自动化码头可与配套的铁路中心站无缝连接。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亿吨大港,北部湾港不断发挥我国面向东盟的前沿门户优势,其枢纽地位正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深入推进稳步提升。”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葆源说,北部湾港已开通内外贸航线超50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
在织密航线网络、升级港口建设的同时,北部湾港还不断扩大在马来西亚关丹港、文莱摩拉港的投资,推进与东盟其他国家合作开发建设港口的商谈工作,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成员达到39个。
截至3月12日,今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同比增长超过40%。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北部湾港(本港)货物吞吐量超过4000万吨,同比增长12.3%,跻身全国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前十”行列。
广西北部湾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方健力见证着钦州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说,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港积极投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际门户港建设正加快推进。几代人孜孜以求的“南方第二大港”梦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记者王念、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