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电梯公交’,我再也不需要每天‘吭哧吭哧’爬5楼了,花1块钱轻轻松松上楼回家。”居民毛师傅如是说。浙江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碧桂苑小区是2003年建成的安置房小区,创新推出“公交电梯”,加装电梯不需要居民出钱,而是按次收取费用。
伴随着社会变迁,住宅小区配备电梯逐渐成为一种刚需。在一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困难重重,既有认知和需求不平衡导致的众口难调,也有利益协商和博弈导致的“针尖对麦芒”。
作为一个老旧的安置房小区,“公交电梯”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将原本一次性集资加装电梯,改变为“谁用谁交费”“用得多交费多”,不仅降低了电梯加装的难度,也兼顾了各方利益诉求,实现了“美美与共”。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作为一种公共事务,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只不过,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同一个老旧小区的居民,也会各有各的心思。低楼层的居民对“加装电梯”显然没有高楼层居民那样焦急与迫切,家庭经济宽裕的居民显然比家庭经济困难的居民更容易接受“加装电梯”,家里有老人、小孩子的居民显然比家里没有老人、小孩的居民更加“等不及”和“伤不起”……各种计算与考量,导致一件原本惠民利民的好事悬而未决,消弭“碎片间的缝隙”,显然并非易事。
“公交电梯”的背后,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实现了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公交电梯”的建设成本由电梯加装企业承担,公共部门提供补贴政策,老旧小区的居民们通过沟通协商之后对“公交电梯”产生了普遍的价值认同——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用得多,花费多”的原则,“公交电梯”有效破解了“搭便车困境”,既避免了一些人只享受加装电梯的收益却不愿意支付成本,也避免了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额消耗。
“公交电梯”契合共享经济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社会的价值追求,切实地做到了便民、利民,让居民出行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公交电梯”提醒我们: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一些公共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让好事做好,不仅需要善意,更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操作系统。不论是建设“公交电梯”,还是组建谈心谈话专班做通百姓思想工作,抑或实行电梯加装和维护费用根据楼层按照比例缴纳的制度,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耐心、细心和巧心,需要“绣花功夫”。只有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老大难”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