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美、德等国古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宣布在四川自贡发现了一个长仅10.2毫米的微小恐龙足迹。这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小恐龙足迹,可能揭示了兽脚类恐龙的早成或超早成的发育策略。相关成果已于21日发表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上。
这个恐龙足迹发现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永年镇五里村,长10.2毫米、宽9.6毫米,有三个明显的趾头,其中第Ⅲ趾最为突出,没有清楚的趾垫,每趾上都有一个相对较钝的爪印。该足迹是目前中国记录的最小恐龙足迹。
古生物学家认为,同一块岩板上连同这个足迹一起被发现的40多个三趾型足迹都属于跷脚龙足迹类,跷脚龙足迹常见的尺寸小于15厘米。
“跷脚龙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是侏罗纪早期比较常见的一类恐龙。这些脚印形成于约1.9亿年前,当时四川盆地还是一片湖泊,自贡处于湖滨的位置。”自贡恐龙博物馆江山副研究馆员说。
与绝大多数微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足迹一样,这一足迹究竟来自刚出生的小恐龙还是成年的小型恐龙仍然没有定论。但古生物学家倾向认为这个微小足迹是由刚出生不久的小恐龙留下的,造迹者体长估计约为12厘米,大致相当于现代麻雀的大小。岩板上保存了一系列大小不一、但形态相对一致的足迹,他们认为这可能代表了不同发育阶段小型兽脚类恐龙的足迹集合。
如果富顺微小足迹确实记录了幼年兽脚类恐龙在生命非常早期所留下的足迹,这很可能表明了一种早成或超早成的发育策略。在现生动物中,一些早成或超早成动物,如大多数陆禽、游禽的雏鸟,从卵壳中孵化出来时眼睛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毛,腿部有力。其在一天内,甚至几个小时内就可以跟随亲鸟去觅食。
该研究由自贡恐龙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的古生物学家共同完成。(记者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