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场”奥运有何看点?“问”我们就对了!
新华社记者带你这样“零距离”看奥运
吕小军为啥被称为“军神”?
巩立姣如何做到“上班10秒就下班”?
现场看全红婵跳水什么感受?
“空场”比赛怎么给运动员加油?
……
东京奥运会期间,你想到过这些问题吗?
观众无法现场观赛,缺少专业知识,有时听解说却无法解决心中疑惑……作为疫情背景下的一届奥运会,观众依赖转播看赛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那么问题来了:“空场”奥运怎么看?“云奥运”如何互动?
新华社给出的答案是:来新华社客户端,“问”我们就对了!
网友“下单”,记者“接单”,看奥运也能一触即“答”
“留下你的提问,新华社记者在东京给你惊喜!”
正如《奥运“问记者”》双语互动系列报道在征集海报所说,团队最初的设想是在观众与赛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观众无法到现场,但我们的记者能。新华社这次派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133人前方报道团,分布在各个比赛场馆,记者可以带着观众的问题去看比赛。”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栏目负责人肖磊涛这样说。
《奥运“问记者”》报道组成员、新华社客户端主编王浩程也是前方报道团的记者。启程当天,他在工作微信群发布了一条“征集记者出发VLOG”的通知,很快就收到了来自总社及海内外分社十余名记者从世界各地出发飞往东京的短视频作品。
这些记者,是此次《奥运“问记者”》报道的主要力量。
不出所料,稿件《我们到东京了,快来问吧!》发出后,评论区被网友们的提问“挤爆”了:
“日本的疫情防控怎么样?”“东京奥运会的新闻中心什么样?”“记者们去了住在哪里,需要隔离吗?”“‘空场’比赛运动员情绪会不会受影响?”……
接单!早有准备的《奥运“问记者”》报道组和记者们把自己比喻为“远程外卖骑手”,他们架好自拍杆、打开手机、点击录制键,迅速推出了《东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初体验》《东京的防疫怎么样?记者小姐姐测给你看……》《记者在东京,怎么吃住行?》等系列视频,以沉浸式体验回答网友的各种提问,让网友身临其境般了解东京奥运会的整体环境。
网友们的反馈也表达了他们的惊喜:“没想到真有回应了”“就算亲自到现场也看不见这些场景,记者真是宠我们”。
比赛开始后,中国队频频迎来“夺金”时刻,网友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中国队的热点项目和潜力运动员身上,关于马龙、苏炳添、吕小军等的问题五花八门。
“这反映了网友们对中国奥运健儿的热切关注,他们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运动员的情况。当然,这也是对新华社记者的信任。”肖磊涛说,“有些网友看过稿件,知道哪个记者报道哪个项目,就会直接@记者提问;有些不知道想问哪个记者,就由我们统一收集问题后安排。”
《奥运“问记者”》报道组把问题分门别类,拟定重点,“派单”给相关记者,于是有了《巩立姣如何做到“上班10秒就下班”?》《马龙为什么被称为“六边形战士”?》《吕小军为啥被粉丝称为“军神”?》《苏炳添这些动作是啥意思?》等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网微博根据《奥运“问记者”》提炼的话题“吕小军被叫绝世美人”还登上当日微博热搜双榜,浏览量过亿。
安徽分社记者周畅在新华社客户端拥有4100名粉丝,相对较高的人气让她获得了更多“点单”,参与了系列问答其中三期的录制。
周畅坦言,这种互动性很强的报道形式,是之前没有想到的。
“尽管赛场情况的瞬息万变,各项工作让每天的节奏都非常快,但是,一方面网友提到的问题很多是我在现场也想了解的,比如‘主新闻中心的各种安排是什么样的’‘王春雨头上为什么戴红色蝴蝶结’等;另一方面,这样的互动形式对记者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探索,所以,我还是很愿意去做这方面的报道。”
录制回答《滑板比赛为啥出现那么多0分?》的新华社体育部记者王梦也表示:“虽然在34℃高温下录制挺辛苦,但是通过‘问记者’这种方式和网友互动很有意义,了解网友想知道什么,我们的报道会更有针对性。”
大牌云集,专业细致,体育记者为您“云解说”
参与《奥运“问记者”》报道的记者当中,有不少新华社知名记者。
比如新华社体育部记者周欣,已参与游泳跳水赛事报道24年,采访了5届奥运会,不仅是新华社“十佳记者”,更是由国际泳联和中国游泳协会同时推荐、最早入选国际泳联新闻委员会的亚洲委员,被外媒称为“中国游泳的代言人”。
8月5日,第一次为国出征的14岁小将全红婵以五跳三满分的成绩创造项目历史最高分,夺得女子10米跳台决赛冠军,举国振奋。
《奥运“问记者”》报道组迅速研判,并联系在前方报道的周欣,希望她能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看全红婵跳水什么感受?”“现场观众都什么反应?”“其他教练的羡慕嫉妒眼神很过瘾吧?”
当时已是东京时间的凌晨,但周欣仍然爽快答应,并立即开始录制。
她从介绍自己在现场观看这场“史诗级”比赛的感受开始,点评全红婵“从第一个动作起就特别沉稳”的大将风度和“像银针、利刃一样插入水中”的高超技术,引用专业术语和对裁判打分的观察描述整体表现——又难、又稳、又准、轻、飘,还讲了小姑娘赛后的懵懂及泳池边与教练的互动等诸多趣事,既专业又生动。视频在新华社客户端推出后浏览量迅速达到160万,网友们直呼:真是太棒了!过瘾!
还有负责足球报道的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岳冉冉,关注中国女足训练、比赛多年,自己也是资深球迷,多年前的谈球博客就有近20万粉丝;负责乒乓球报道的新华社体育部记者张寒,进入新华社工作19年,报道乒乓球就有17年,曾参与报道5届奥运会,大小赛事经验都十分丰富;新华社摄影部记者丁旭,是我国最早从事体育水下摄影的女记者,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始做水下摄影工作,曾拍摄过众多经典镜头,用独特视角向受众呈现水下画面……
还有参与田径赛事报道10年的上海分社记者朱翃、新华社体育部记者刘阳和卢羽晨、新华社音视频部记者高尚……所有参与《奥运“问记者”》双语互动系列报道问答的记者,都在专业领域有多年报道经验,对相关项目也有深入的研究,因而在回答网友提问时,不只是就事论事,还能引经据典地介绍整个项目的历史背景和过往经历,让网友直呼“简直云解说”“爱了爱了”。
视频化表达,轻量化呈现,打造新华社“网红记者”
从7月17日《我们到东京了,快来问吧!》开篇,到8月8日《我们要离开东京了,还有啥要问的吗?》收官,23天的时间里,《奥运“问记者”》双语互动系列报道共收到网友提问1500余条,播发互动问答15篇,全网浏览量超过6000万,微博热搜双榜浏览量破亿。
值得一提的是,《奥运“问记者”》系列同步在新华社客户端青春版进行了重点展示。在新华社客户端经典版稿件的基础上,青春版编辑对稿件进行了更适合青年网友阅读喜好的改造,标题灵活运用网络热梗,巧借“Z世代”喜闻乐见的风格,扩大了《奥运“问记者”》系列在年轻受众中的传播。
“要让‘Z世代’注意到、愿意点、乐意看我们的报道,就必须从他们的角度切入,用他们的语言沟通。”《奥运“问记者”》报道组成员、新华社客户端青春版负责人陈子夏说。
与此同时,《奥运“问记者”》系列还同步推出了英语版本,将互动视频配以英文字幕后在新华社英文客户端(Xinhua News App)播发,这是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功能全新升级以来的尝试和拓展。“系列报道有效提高了英文客户端的活跃度,互动量提高了约10%。”《奥运“问记者”》报道组成员、新华社英文客户端编辑王靖云说。
“‘问记者’功能自元旦全新升级以来,网友和记者总计就4658个问题进行过互动,短视频问答26次。”肖磊涛说,“‘问记者’的本质是互动,短视频问答就是很好的互动形式,是‘真人秀’,也是轻量化的、很容易拉近距离的互动。网友读完一篇新华社客户端稿件后,如果还意犹未尽,想知道更多背后的故事,可以直接点击稿件上方的‘向记者提问’入口提出问题,记者则通过文字、语音、视频方式回复,使新闻变得既好看又‘好聊’。”
这样直接的沟通,不仅让网友获得更多信息,和记者建立前所未有的一对一交流和深度情感连接,也为记者提供了新的选题思路,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命力。
这也正是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功能设置的初衷之一:让记者不仅成为会做报道的记者,还在全媒体时代成为会和网友互动的“IP”。
“专业记者是新华社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财富,是新华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功能将助力打造国社‘网红矩阵’,推动记者成为连接网民的重要桥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要负责人陈凯星说。(记者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