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使命犹在 思乡暂搁心头
烽火岁月里的中秋节
中秋节谁不想家?但在过去那个保家卫国的年代,中秋节或许就是在行军路上甚至战斗中度过的,一把炒面、一口凉水就是老兵们的中秋饭,他们“赏”的也不是月,而是伴着炮火、枪声。
2021年中秋节前夕,记者走近几位抗美援朝、解放战争老兵,听他们讲述烽火年代的中秋故事。
“根本不记得八月十五,连过年都不记得”
在山西省寿阳县平舒乡平舒村一处农家小院,记者见到了9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任开山老人。1951年,29岁的他奔赴朝鲜战场,前后在朝鲜战斗过两年半,参加过铁原阻击战,荣立三等功。提及在异国他乡度过的两个中秋,老人记忆甚少,只说:“当时感到战争无边无沿,只想着把美帝国主义打败,打了胜仗回国,早已忘了哪天是八月十五。”
据老人介绍,当时美军炮火密集,飞机时时在上空盘旋轰炸,不断向地面投掷汽油桶、燃烧弹。有一次,美军扔下的一颗炮弹把一个战友的两条腿膝盖以下部分全削没了,地面也被炸出个大坑。同村来的一个战友和他在一个排,挖备战坑时也被美军炸弹击中当场牺牲。
白天怕暴露目标,战士们就钻进防空洞挖备战坑,晚上睡觉都不脱衣服。大家各自分散开,不敢集中,一个班蹲守一个防空洞。
任开山自己则连纸烟都不敢抽,生怕冒出火星被美军侦察到。趁着战争间隙,他也会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心想:月亮那么圆,和在祖国时一样!
这时的他,格外想念在祖国度过的那些平安岁月,想念以前过八月十五时,和家人团圆吃月饼、吃葡萄的情景。“当时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到祖国,战场上只能捧出胆子,奋勇杀敌。”
任开山的弟弟也加入了抗美援朝的队伍。踏上朝鲜战场的次日清早,队伍准备行军的时候,任开山才发现弟弟就住在隔壁。“面对面遇上了,话都没顾上多说两句,互相报告了部队番号,就又分别了。”那时,兄弟俩已有一年多没见面。后来,弟弟的腿负了伤,因医治需要,早于他回到了祖国。
由于美军的轰炸和封锁,前线的粮食补给受到影响。有时战士们就吃朝鲜老乡做的炒面,但单吃炒面太干,难以下咽,又缺水,战士们索性就拿雪水把炒面和起来吃。美军封锁加强后,战士们一度连炒面也吃不上,一日三餐都没规律。“根本不记得八月十五,连过年都不记得呢!”老人说。
“在祖国的时候,部队每天晚上都要开班会。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班会也不能开了。”老人说,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不能和美军比,战斗又打得很激烈,他所在的连一共120多人,最后只剩下五六十人。战争结束后,连长、指导员、班长等人再也没见到。后来任开山曾多方打听,也没有问到。“那些牺牲的烈士很多都是二三十岁,有些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说到这里,老人神色黯然。
“为了祖国的安全,中国志愿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老人说,自己所在的连,几位排长就活下来一位。幸存的排长是河北人,多年前还专门找到村里来看过他。老人记得,从朝鲜归国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才和战友们在部队里包饺子,吃了一顿像样的团圆饭。
快到嘴边的“中秋饭”,被敌人炮弹炸飞了
在山西省阳泉市城区,记者见到了91岁的张德才老人,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身上多处负伤,多次立功受到表彰。对于特殊岁月里的中秋,老人难以忘怀。
“印象最深的是1948年中秋节,部队在山西省清徐县西范村一带扎营的一幕。”老人说,当时粮食很紧缺,八月十五那天,为了照顾前线战士,炊事员专门给大家做了一大锅软米粥,给战士们每人发了一碗白糖。大家正集合唱歌准备开饭的时候,不知从哪儿飞来了两个炮弹,其中一颗正好打到了做饭的锅里,锅和炊事员被炮弹一同炸飞到了房顶上,炊事员当场就牺牲了。
张德才弟兄4个,抗日战争打响后,二哥参加了八路军,此后再无音讯。张德才16岁参军入伍,起初还很想家,但很快,克敌之心便战胜了想家之情。“那个时候,手榴弹我能投掷到60米开外。”
“攻打太原时,国民党部队吃的是白面,我们吃的是小米、白菜和山药蛋;初到朝鲜战场时,有两三天也曾靠冻白菜果腹。但不管是抗美援朝,还是解放战争,条件再艰苦,大家的意志也没有丝毫动摇。连长带着大家宣誓:人在阵地在!”说到这里,老人无比动情。
解放太原时的一场战斗让张德才刻骨铭心。那晚,副排长正和他商量这场战斗应该怎么打。作为指导员的张德才对他说,这场战斗会很激烈,要特别注意、做好隐蔽。话音刚落,敌人的一颗炮弹就飞了过来,副排长当场牺牲。“我刚当兵的时候他是班长,两个人关系很好”,眼睁睁看着战友在面前倒下,张德才心痛地放声大哭。
在张德才老人的记忆中,在部队的几年时间里,没吃过月饼。“战斗的岁月就是艰苦奋斗,行军打仗。”他说,解放大西北时,部队一晚上要走一百多里路,路上的小石子把战士们的布鞋底一层一层都“揭”飞了。抗美援朝来到朝鲜后,战士们沿着海岸线一晚走了180里路,也是边行军边战斗。
有一年八月十五,朝鲜老乡慰问中国志愿军,捣了年糕、包上豆馅儿给战士们吃,身为北方人的张德才不太习惯年糕的味道,十分想念家乡的月饼和饺子。“小时候每年过八月十五,家里总得吃一顿饺子,羊肉胡萝卜大葱馅的,最稀罕了。”
张德才记得,还有一次,部队粮食紧缺,打走了美军,战士们就在美军的坑道里吃他们留下的罐头,稀里糊涂也不知道一共吃了多少天,也不知是哪一年哪一月。“战争年代,战斗打打停停,苦是苦,但战士们的革命热情却很高涨。”
前段时间,张德才看到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的新闻报道,心情十分激动。“往事历历在目。我们当时的口号就是为了下一代过上好生活,现在都实现了,日子总是先苦后甜的。”
想念母亲,偷偷地哭了
1951年、1952年,抗美援朝老兵刘兴华的两个中秋都在朝鲜战场上度过。
1951年,年仅17岁的刘兴华入朝作战,成为志愿军19兵团电台的一名报务员,此后参加了铁原阻击战、上甘岭战役等。
据老人介绍,铁原阻击战打响后,他所在兵团担负着防线防守任务。南面是美军大炮、坦克、飞机组成的“钢铁长龙”,北面是我军战士用简单的步兵武器组成的防线。美军出动整营、整团兵力,轮换着对我军进攻,白天美军占领了表面阵地,黑夜我军打反击,再夺回来。
“美军有1000多架飞机,白天黑夜轰炸我军的运输线。从国内开出的运输车到达前线部队时只剩一小部分,所运的粮食和武器弹药分配到每个部队,也只能分到一小部分。”老人说。
这一年中秋节,刘兴华听19兵团机关后勤部的同志说,部队只剩下3麻袋高粱米、4面袋炒面和3麻袋白菜,每人每天定量六两粮食,还要从中节约出一两来支援前线部队。“中秋节这一天,大家每个人喝到了一小碗高粱米,一大碗白菜汤。”老人说,让人高兴的是,中央慰问团给每人送来了一个印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的搪瓷茶缸,还有一个慰问袋,里面装着20多块水果糖。大家都很高兴,因为已经很多年没吃过水果糖了。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绣着梅花的手帕。
当晚,电台的十几个同志还开了一个“文艺晚会”。“老台长给大家唱了一首《十送红军》,报务员老王唱了一首《游击队之歌》,摇机员牛牛跳了刚学的朝鲜舞蹈《哎哟、哎哟》,我给大家唱了一首家乡山西平遥东乡民歌《咱们的队伍开上前线》:‘军队呀人民团结一条心,打败那个日本鬼子享太平。’”老人回忆说,这个中秋节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大家过得很愉快,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十分高涨。
1952年中秋节更加困难。
当时,刘兴华在无线电训练队担任报务教员,学员都是来自各部队17岁到20岁的共青团员,准备参加即将开始的上甘岭战役。9月初,部队进入前线两个高地,这两个高地向前突出十几公里,像两把钢刀一样插入美军胸膛,美军早就想拔除这两根“眼中刺”,设置了20公里炮火封锁线,昼夜不停地向我军开炮。
“因为美军炮火封锁,坑道中缺粮、缺菜、更缺水。每人每顿只能吃一小碗炒面,还得爬到石壁上的夹缝处,喝一点点缝里渗出来的水。”他说。
为了让战士们过好中秋节,后勤部同志奉命在朝鲜平壤买了5000斤苹果,分发给前线各部队。团里派出三名战士,每人背着一布袋苹果送往上甘岭坑道。在通过美军炮火封锁线时,两名战士先后牺牲,只有炊事班长存活了下来。“他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借以躲避美军炮火,快到1号坑道时,老班长也负了重伤,一布袋苹果都散落在路上,他连爬带滚爬进了1号坑道,把自己上衣口袋里装的一个大红苹果交给了134团8连连长李保成。”
老人说,这个红苹果还引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当时连长把苹果交给了我,让我吃。我舍不得吃,又把这个苹果传给了重伤员,重伤员传给了轻伤员,轻伤员又传给了连长。转了一圈,大家都在苹果上轻轻地咬了一小口,苹果又回到了连长手里。”
刘兴华带领的无线电通信小分队在战斗中牺牲12人,幸存的9个人都在“火线上”加入中国共产党。前线指挥部奖给通信小分队的“功勋通信小分队”锦旗、“人民功臣”奖章,老人至今都还保留着。
“说实话,中秋节我想家了,我也哭了,但我是无线电小分队队长兼团支部书记,我得鼓励大家。我想念母亲,但也只能面向坑道的石壁偷偷地哭。”老人说,从1951年到1956年,他参军五年没音信,母亲一度以为他已牺牲,并因此哭过好几回。“后来村里敲锣打鼓,将我在朝鲜战场上的立功喜报送到家时,母亲高兴坏了。”(记者 刘翔霄、马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