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 > 正文

新华全媒+丨黄河滩区选“井长” 万亩农田不愁浇

新华全媒+丨黄河滩区选“井长” 万亩农田不愁浇
2022-02-18 16:32: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2月18日电 题:黄河滩区选“井长” 万亩农田不愁浇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郝源

这是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附近拍摄的农田,灌井遍布其中(2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立春过后,天气回暖,阡陌纵横的豫北土地上,一扎高的冬小麦迎春生长,绿意愈浓。庄稼把式望节气、看墒情、算农时。

小麦返青,又到了给冬小麦浇返青水的时节。

“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一季小麦浇三茬水,才能有个好收成。”封丘县农民李怀志说,“返青水是开春第一水,对小麦生长至关重要。”

李怀志的家乡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地处黄河滩区,沙地多,蓄水差,保墒弱,浇地早晚、浇水多少,小麦产量相差三五百斤。

多少年来,农田灌溉一直是个大难题。起初,2800亩耕地的竹岗村没有一口灌井,多数农田只能“望天收”。20世纪90年代,村里打了30眼灌井,但农户遭遇“三大难”:一是井少地多,灌溉效率低,为抢农时,李怀志背着被子在井口排队到半夜,深夜浇地成常态。二是农用电无人管,有按地块收费的,有按时长收费的,有按土质收费的,电贵伤农,农户不满。三是打井标准低,重建轻管,不少灌井用上两三年就再难出水。

2015年起,借着国家大力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东风,李庄镇打了上千眼灌井,近10万亩耕地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分建,七分管,后期维护不好,本来能用二三十年的灌井,顶多用上两三年。”李庄镇党委书记陈明说,为此,李庄镇想出了“土办法”,一是征求农户意见,结合当地实际,统一规定农田灌溉费用标准;二是统一标准后,拿出部分经费,由农户选出“井长”管护灌井。

2月16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井长”李怀志在一处灌井前开闸放水浇地。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李怀志成了竹岗村的首任“井长”,全村67眼灌井遍布2800亩农田,平均40多亩地就有一眼井,农户在配电房刷卡取水,留守老人也能轻松把地浇。

封丘县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民用水协会,每村设立“一长两员”,合理收取水电费,覆盖运营管护成本。全县约2万眼灌井都有了“井长”、管护员和维修员。

“成立农民用水协会,一是费用透明,二能管护设备,最终目的还是方便农民用水浇地,减轻农民劳作负担。”封丘县农民用水协会会长李培耀说,现在灌井和配电房上都要挂上“一长两员”的联系方式,有问题,找“井长”,确保灌井随时能出水,农户随时能浇地。有序推广运行后,就能实现“‘井长’管好万眼井,百万农田不愁浇”。

2月16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李庄镇竹岗村,村民在配电房刷卡取电。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实际上,农民用水协会的工作目标不仅要让农田能浇水、浇好水,还要促进农户节约用水。封丘县农民用水协会采用阶梯水价,落实奖补政策,引导农户改变大水漫灌、滥灌的浇灌方式。

“根据当地实情,科学测算,一亩粮食作物一年耗水量低于151立方米的,实际用水量每立方米补助7分钱,节省下的用水额度,每立方米奖励5分钱。”李培耀说,此前已在6个村庄试行奖补政策,8148亩农田耗水量明显下降,获得奖补资金5万余元。

标签: 黄河滩区

(责任编辑:newscj)